第二百二十四章 風浪掩身,梁山初戰

關洛陽站在梁山群峰地勢最陡峭的一處,自居峰頂,幾乎往前一步便能落到水泊之中,湖面上大風吹來,卷得他渾身衣袍拂動,鬢邊發絲微亂,只是眼神半點不亂。

旁邊已立起了一座高台。

山頂本來崎嶇不平,是他親自出手,將身側這塊地方壓的平平整整,又從山中挖出大塊巖石,堆成台面,高三尺六寸,分八角八方,徑約三丈,每一處細節都按公孫勝他們要求的制作而成。

此刻,公孫勝站在台上,正把他的道袍褪下,翻了個面,重新穿在身上,原本這道袍向外的一面是松鶴圖畫,有抵禦刀劍之效,還能借飄渺雲氣,隱身飛縱逃行,了無痕跡。

現在翻轉過來之後,道袍向外的一面,就成了八卦圖紋,長袖、下擺這些地方,繪有墨雲翻滾之象,又有五色絲線藏在墨雲之中,象征五行。

這是專門在登台作法的時候所用的穿法,能夠助公孫勝體內五行調和,靈台清澈,更有利於感通內外,呼喚風雲。

“梁山的人,已經到了水泊邊緣的蘆葦蕩中潛藏起來,只要再往前一裏,就會暴露在那些樓船大艦的視野之中,我也該動身了。”

關洛陽說道,“我離山之後,你就開始做法,這裏離他們的軍營還有百十裏之遙,你有十足的把握嗎?”

公孫勝神色慎重,慢慢的點了點頭,說道:“登台做法的好處,就是能從遠處降下攻伐,有足夠的余地,緩緩積蓄,發揮出來的威力反而比貧道近身廝殺時更大。”

“那就好,你開始吧。”

關洛陽身邊青氣浮蕩,向陡峭的山峰之外,跨出一大步,身影淩空而去,瞬息之間就已經融入在水天夜色之中。

公孫勝拔出松紋古定劍,在高台之上先走了一圈,摘下發冠,披亂了頭發,調息吐納,雙眼之中神光熠熠,鎖定了遠處岸邊朦朧的軍帳營寨。

呼!!!!!

風聲漸漸響了起來,從山上吹到水面,從水面吹到岸邊,吹開了中軍大帳的一角門簾。

顏樹德、劉麒劉麟、林沖等人正在大帳裏面敘話,被這陣大風一吹,坐在顏樹德身側的那個道士就皺了皺眉頭。

此人正是郭京,面如鵝蛋,雙眉軒秀,發絲濃黑,下巴上蓄著一點短須,相貌堂堂,頭戴紫金冠,一身華貴綢緞道袍,質地柔軟上乘,腳踩一雙純青藕絲長靴,右邊手肘的地方搭了一柄拂塵,左手手腕上則用紅繩掛著一個金色鈴鐺。

劉麒見他皺眉,連忙問道:“道長怎麽面露疑色,莫非這陣風有什麽古怪嗎?”

郭京哼哼低笑兩聲,摸著手腕上的鈴鐺,也不作答。

顏樹德發出豪邁笑聲,說道:“軍營鄰近水泊,水大風大,本不足為奇,就算風裏真有些怪異,豈能撼動得了我軍中上萬虎狼般的好漢?”

“風中怪異,不值一提,不過天象變化,必定風雷交加。”

郭京微閉著眼睛,語出驚人的說道,“等驚雷劈落的時候,必定先擊中軍中大旗。”

他屈起手指略微等了一等,彈響鈴鐺。

這時軍營外面,天空中已經風起雲湧,哢拉劈下一道曲折萬狀的刺目閃電。

鈴聲與雷聲剛好重疊,中軍大帳外面,傳來一陣士卒的驚呼,立刻就有小兵跪在帳外,大聲稟報,果然是有一道閃電劈到了“顏”字大旗上。

“驚雷三落,顏將軍的旗幟分毫無損。”

郭京口中低聲說著,似乎微微側耳傾聽,又接連把鈴鐺彈響了兩次。

雷聲和鈴聲契合的分毫不差,營帳中的眾人紛紛看向郭京,恍惚間簡直有一種,外界風雷天象,盡在這道人指掌之中的錯覺。

早年在汴梁的時候,林沖也聽說過郭京這個人,據說他早年是個旁門左道的術士,且學了些佛家法術,名頭在東京汴梁市井之間已經頗為響亮。

後來他因為看見陳希真展露道法,羨慕陳希真的龍虎山仙道真傳,不惜自降了輩分,千方百計拜入陳希真門下,也掛了個龍虎山弟子的名頭。

天命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跟陳希真結交,登基之後更加倚重,照理來說,郭京也該能趁著這份關系謀個道官身份,可不知道為何,汴梁朝廷裏一直沒有這個郭京的影子,反而躲到泉城,只幫著陳希真保護劉廣一家。

林沖當初聽說,只以為這郭京是個不慕虛名的人,可是現在一看他這副存心顯擺、先聲奪人的氣派,就知道這道人性格跟林沖往日心中所想,真是南轅北轍。

外面小兵又來稟報,顏樹德的那面大旗,被天雷連劈了三次,卻依舊穩穩紮根在那裏,旗面都沒有半點焦黑,正迎風招展。

郭京笑著起身,向顏樹德道喜:“將軍,我們這一行是為天子分憂,天公也有所感,才降下雷電,以壯聲威,風雷愈急,軍威愈盛,稍後肯定更有祥瑞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