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期許未來,靜待飛升

因為皇帝根本沒必要存在。

這句話一說出來,在座眾人之中,就有一些人蠢蠢欲動,想要發表不同的意見。

關洛陽擡了擡手,示意他們稍安勿躁,繼續說道:“先聽我仔細說完。”

“不錯,在神州大地上,皇帝的存在,早已經成為了一個長久的傳統,不管是賢能的,英勇的,還是殘暴的,短視的人物,一旦得了勢,聚了眾,占了地盤,就一定要稱王稱帝,一定要追求大權獨攬,無上的權威。”

“老實說,這樣的追求,並不能全部說是錯誤的,如果沒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歷史上要少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呢?”

“沒有人不想擁有足夠的權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人不想被所有人尊敬,但是人跟畜生的區別,就在於人在追求快樂之余,還懂得節制。”

關洛陽面向方臘,說道,“方尚書,我如果要坐在皇帝的位置上,想必你不會不服,但假設我有個孩子的話,為了一己私欲,在我走之後讓一個小孩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你會怎麽想?”

方臘不假思索的說道:“自然是教他體恤民生,心懷百姓,繼承如今的文武功業。”

關洛陽一笑:“如果教不好呢?”

方臘皺眉。

這“不好”兩個字的解釋,可就多了,可以是心性不好,也可以是能力不足。

“若是他本領不足,自有我們輔佐,如今各地還在源源不斷的選拔人才,填補地方上小吏空缺,又有科舉渠道,再有陛下說的掃盲、女官等等,未來必定是人才濟濟。”

方臘緩緩說道,“但假如是心性不佳,屢教不改……”

他頓了頓,“大不了我們再造一回反。”

李開先等儒士大臣,下意識的皺了下眉。

如果換了歷朝歷代那般開國功臣,像方臘一樣說出這種話來,只怕已經沒什麽好日子過了。

但在場的人,都是關洛陽深為信重的人,既信他們的能力,也信他們的人品、氣魄。

所以即使是李開先這種,曾經在宋朝詩書禮儀間熏陶過許久的大臣們,也只是略微皺了下眉,並沒有真正放在心上。

至於魯達他們這些人,更是全然不覺得方臘說的話有什麽不對。

關洛陽拍了拍手,笑道:“你看,只要皇帝這個位置存在,免不了家天下,但只要家天下,總會有昏君、暴君湧現。”

“因為他們生來就享受著高人一等的生活,就覺得自己有覬覦皇位的資格,就算他們本性再怎麽純良,也不免被生長的環境所改變。”

“自古以來昏君多,明君少,不外乎是這種道理。”

李開先起身說道:“陛下是想要改回三代之前的仁君古禮,用禪讓制嗎?以後主掌朝綱的人,不認血脈,只憑才幹推舉?”

“有點類似吧。”關洛陽沉吟道,“不過還是那句話,最高的權力,文、武、法,只掌握在一個人手裏的話,如果有朝一日,這樣的人不懂節制,想要將這大權在自己的子孫中一代代傳下去,其他臣子能夠反抗得了嗎?”

張萬仙隱有所感:“陛下的意思是說,等你飛升之後,皇位從此空懸,再不許有皇帝,國家大事由諸位大臣商議著來決斷?”

關洛陽點頭:“正是。”

方臘問道:“可是這樣一來,假如大臣們的意見不同,爭論不斷,一直討論不出一個讓所有人都認同的答案來,豈不是耽誤了國家大事?”

“那樣的話,就以少數服從多數來得出最後的結果。”

關洛陽起身,走到周圍諸多席位的中央空地上,袍袖一揮,二十八件神兵被他釋放出來,飄上半空。

“這五十多天以來,我參閱了龍虎山秘劄、皇朝氣運法門等,大半的時間都用來重新祭煉這二十八件光武神兵。”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光武神兵,本身就有著呼應國運的力量,只不過那是另一個世界的大漢國運。

而如今在關洛陽的洗禮之下,這二十八件神兵的潛力幾乎完全被他激發出來,本身品質都更上一層樓,更是和本世界的神州國運,牢牢聯系在了一起。

關洛陽說道:“現而今,這二十八件神兵,都會反映神州民意。國泰民安時,持有神兵者,便會修煉神速,一旦民心動蕩,國運衰退,神兵立刻會顯出不祥之兆,警示持有之人。”

“假如屢教不改,這二十八件神兵會相互呼應,引導有志之人誅殺奸惡之輩,清理國運。”

“今夜,我就將這二十八件神兵分發下去。”

話音剛落,便有一杆金龍纏繞的月牙鏟,自行飛向魯達,那本來就是送給他的兵器,收來祭煉一番之後,又還到他手中。

韓世忠得了一柄雷光閃爍的黑刀,張萬仙得了一枚玉印,方臘得了一把羽扇,林靈素得了一面長幡,李開先得了一張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