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打架案(2)

這句話倒是讓王平警醒了一些,還真是。

東北地區其實打架報警的不多,大部分的都是差不多就自己解決了,報警丟不丟人啊!這邊的成年男性,大多數都非常要面子,要是一打一輸了,報警就有點沒面子。

但,只要是報警的,到了公安這邊,就一般是不講面子,要講錢的。

這社會很現實,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錢比臉重要,這種骨折的案子,尤其是大臂骨折,這可是輕傷,能夠成刑事案件,絕對不是張口一萬元就能搞定的。

故意傷害構成輕傷及以上,為刑事案件,輕微傷和無明顯傷情為治安案件。

“那你說怎麽辦?”王平問道。

“不急,等會兒孫所他們,他們要是能審出不一樣的東西,那再議。要是裏面的人,在囚徒困境這種情況下,還是和外面的人一種說法,那就值得去找報警人查一查了。”

“有道理。”王平這麽一聽,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可。

其實之前的分析,他都沒聽懂,但是胳膊斷了,只要一萬,確實太少了。要是他胳膊被人打斷了,起碼要10萬,所以陸令這麽一說,他就明白了。

……

人的攻擊和暴力都不是簡單的行為,成年男子在精神正常、認知程度沒有太大問題的情況下,下手一般都是有分寸的。

犯罪心理學中對於“攻擊模型”的最新研究表明,攻擊行為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某個誘因觸發了攻擊行為過程,第二是多重復雜的風險因素相關連促使或者削弱了攻擊行為,第三是行為的推動力量和抑制力量的博弈。

推動力量很簡單,過度的仇恨、理智性的降低、對自己行為控制能力的自信、對自己處置後續情況能力的自信、他人的慫恿、荷爾蒙等其他激素的分泌等,都能推動暴力升級。

抑制力量則是仇恨的釋放、理智回歸、對於自己已經造成後果的恐慌、對於血液等的畏懼等等。

這兩個人的攻擊行為都是外顯性、主動性,從憤怒程度、事後處置方式、事情的發展來看,都不像是嚴重暴力行為。

這些,用文字來表達其實是很抽象的,主要還是看人。

陸令看得很清楚,外面這個高瘦男子確實是理直氣壯地喊冤。

關於能不能看出一個人是撒謊還是喊冤,這其實是作為警察最應該有的能力,當然,現在這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弱化,因為一切都講證據、講事實。

規範化能力和非規範化能力並不矛盾,但確實是存在巨大差異。

現在一切都講究規範,因為規範可以講究制度,可以分級,比如說西醫,大量規範化的儀器使得學習的內容非常專業化、規範化,因此有足夠多的制度和規則。

非規範化能力,比如說中醫的部分內容。中醫其實非常規範,但絕大部分人入門都費勁。中醫是一症一方,同樣的發燒,中醫分很多種不同的情況,陰陽、虛盛等等,每次都按照一個方子治療肯定不行,而西醫,會開感冒發燒藥就行。

聊到這裏,最後一句話肯定有專業醫生噴我,說西醫不是這樣的……這大家都知道,但,同樣的治療感冒,很多中醫都會直接開西藥,因為中醫想達到一定水平實在是太難了。

警察也一樣,現在的調取監控、痕跡勘查、法律法規、執法規範化等等,全是規範能力,任何一個本科畢業生,通過幾個月的學習都能入門。

非規範化能力就太難了,審訊和邏輯分析、犯罪心理學畫像等等,絕大部分警察一輩子也達不到較高的程度。

以此類推,為什麽只有火鍋、自助餐等容易開連鎖店?那些炒菜一絕的飯店,為什麽很少能開成全國連鎖?就是因為規範化問題。火鍋、自助餐,不需要廚師,只需要規範化的食材供應和管理,然後有一些切菜、洗菜的師傅就行。而炒菜的飯店,開個分店,找不到合適的廚師,就幹不起來。廚師雖然是有規範,但是想保持一致性太過於困難,人與人差距太大,使得不同分店的質量很難把控。

以上這些,陸令壓根就不會和王平多說一句。

說了他也不懂。

……

事實證明,裏面的審問也是如此,孫國龍和張本秀聊了半天,裏面的那位完全不承認自己動手那麽狠。

這會兒,張本秀從裏面出來,就要找外面的高瘦男子“過過招”,被王平攔下了,叫到了屋裏。

“陸警官說,這事情有蹊蹺,你想啊,被打的那個,這都斷了”,王平指了指自己的胳膊:“才張口要一萬,看樣子還能劃價,這咋可能啊?要你,你會這麽整嗎?”

“嗯?”張本秀看了眼王平,接著又微微擡了一點點頭,看了看陸令:“你們的意思是,醫院配合那小子騙咱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