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過小年

陸令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個普通人。

普通人就應該有個普通的目標,然後向著目標去嘗試前進,走不動了,或者不想走了,再說。

……

這趟風波過去,一直安靜了好幾天,什麽事也沒有發生。

直到2月4號這天,臘月廿三,北方小年。

很多人說,南方臘月廿四是小年,北方臘月廿三,這是很不準確的。

東北、西北、華北大部分地區,都是臘月廿三小年,南方就比較亂。比如說川渝就是把臘月廿四稱為祭灶,比如說贛北地區臘月廿五為祭灶並稱小年,再比如說楊州,既有正月初五過小年的說話,又有正月十五過小年的說法。

總之,這是陸令第一次過這樣的小年,派出所都充斥著過年的氣氛。

廚房的師傅都回家過年去了,今天在這裏,是由蘇師傅帶著曲增敏以及李強三人包餃子。晚上如果有警情,就讓陸令和青山去,梁材華負責盯著前台。

今天很特殊,又有大集。

之前說過,蘇營鎮是農歷每月的初七和廿二趕集,沙頭鎮是初九和廿四,今天是廿三,按理說周邊幾個城鎮都不趕集。

但歷年的習俗就是,這一天在蘇營鎮趕大集,而且比一般的大集還要熱鬧!

別看熱鬧,派出所倒不會多忙,這邊的風俗,過年不惹官司,惹了官司明年不吉利!

一大清早,陸令就和蘇師傅申請巡邏去。

按照常理,趕大集這一天都要巡邏幾次,陸令剛來那會兒,和青山抓了個小偷,從那以後,因為大集半個月才有一次,他值班就沒趕上過。

這一次,陸令決定不走尋常路,便衣巡(guang)邏(you)。

穿便衣真的是有好處,如果有小偷,也不容易發現他倆,而且他倆也能更自由一些。警服意味著責任,穿著制服在這吃點東西都不行。

今天的大集顯然不一樣!甚至吸引了縣裏的人過來趕集。

每年的小年這一天,蘇營鎮的大集都有隊伍表演節目,每次都是在臘月廿二這一天的大集就開始籌備,第二天再嗨爆全場,這大集少說有幾千人,派出所的門口都被攤位占滿了,要是有人報警,得橫跨這個攤位才能進來。

自從肺炎橫行,陸令很久沒有見到這麽繁華的市場了,他也是第一次在集市上看到這麽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不得不說,這邊老齡化是有些嚴重的,尤其是鄉鎮,二三十歲的大學生根本就看不到。今天年輕人是真的挺多,不少大學生放假了,三五成群地過來趕集,南邊的鎮口那邊的停著的汽車排出去幾百米。

有經驗的蘇師傅,大早上就把一輛警車停在鎮口那邊,如果要出警,走著過去開車更現實一點。

如果是小鎮北邊有警情,那就開著車繞圈過去,總之,鎮上這條主路算是徹底癱瘓了。

走著,陸令看到一個賣魚的和別人起了一點糾紛,就上前去看,這邊已經圍了不少人。

這是賣活魚的,用薄鐵板制作的小魚池下面點著柴火,以此來防止水結冰,裏面各種淡水魚應有盡有,都是活的。

買魚的想要一條最大的鯉魚,老板挑了一條,已經拿出來殺了,結果買魚的發現裏面魚池裏面還有一條更大的,就想換,老板不給換。

買魚的圖個彩頭,過小年,就要最大的,願意多掏十塊錢,但是老板顯然不可能把殺了的魚放在旁邊,這就沒人買了。

“這不是我的責任啊,我要最大的,結果你看看,這一條,比你挑的那一條大!不信你拿出來稱稱!”買客也不算蠻不講理,只不過老板為難了。

老板賣了這麽多年魚,也能看出來客戶指的那一條起碼要重一斤,但是他剛剛沒看到這一條,不然也不會不拿。

“大過年的,別為難老板了,這條魚多好,我看是野生的。”有人開始幫忙打圓場。

“就是因為是大過年的,圖個吉利!”買魚的不為所動。

他就是要買最大的,要說最大的能有啥用?

心裏痛快!

“那這條魚,有人要嗎?”老板拿著殺好的魚,跟圍觀的人問道。

沒人搭理老板。

這就僵在這裏了,陸令也是看得頭疼,這麽簡單地糾紛還能卡殼?於是主動過去說道:“這位買魚的大哥,人家提前說了要最大的,這也不是不講道理,老板你說是不是?”

買魚的一看,有人給他撐腰,更覺得自己有理,尤其是這個小夥子看樣子還像個大學生!

“小兄弟你有所不知啊,我說整這條行不行,他說整,要不我咋會殺的嘛!”老板看到有人支持買魚的,也是叫苦不叠。

“我也承認,我有責任,我多出十五塊!”買魚的再次加碼,別的不說,面子必須得有,今天,就為了一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