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真相

馬騰臨死之前,選擇把這些內容告訴馬思裕,一定是有原因的。

馬騰父親那一輩,是闖關東過來的,這批人都有闖勁,也鼓勵孩子讀書,所以馬騰很小就讀過書,會算賬,後來就當了村裏的會計。當會計的頭些年,他應該是賺了一些錢,這些錢怎麽來的,今天已經無從考證,但他用這些錢,在縣城開始租房搞招待所,不得不說還是有眼光的。

臨死之前,他本可以把所有的秘密都帶進墳墓,但他沒有,他告訴了大兒子,實際上,也就是告訴了陸令。

這件事看似合理,卻其實沒有那麽大的道理。

馬騰,為什麽要把這些事情告訴陸令呢?

這個事情,需要慢慢解釋。

對即將離世的馬騰來說,什麽是他最在意的呢?無非是兩個兒子,確切地說,主要擔心的,是二兒子。

馬思裕去年開著奔馳回村的時候,馬騰絲毫沒有什麽吃驚,他一眼就能看穿兒子的想法,他擔心馬思裕好高騖遠,希望馬思裕考個公務員。但總體來說,對大兒子還是放心的。

很多父母這一輩子的人,他們所成長的年代經歷了大量的社會變革,很多三四十年前效益很好的國企、地方企業紛紛倒閉,身邊到處都是下崗員工,所以非常偏愛公務員。

以馬騰對馬思裕的了解,只要他把事情告訴了馬思裕,那麽就等於告訴了陸令。

所以,馬騰為什麽要給陸令留下這些線索,而且,還只給一半呢?

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嗎?

並不是,如果是的話,那馬騰就應該全說。

既然只說一半,那就說明,另一半和馬騰自己有關系,不能告訴陸令。

那麽,馬騰為什麽要攙和這些事呢?

為了錢?已然不太可能。對於現在的馬騰來說,多個幾萬塊錢,意義不大。

為了報仇?這自然也不太可能,馬騰這個人,在村裏幾乎是沒有仇人的。

為了感情?這就更是胡說八道了。

思來想去,只有一個可能,就是為了馬思臻。

陸令把這些想法告訴了遊少華,遊少華立刻找人去查馬思臻現在的情況。

馬思臻已經恢復上學了,遊少華有馬思臻學校老師的聯系方式,咨詢了一下,老師告訴遊少華,這次休學回來之後,馬思臻變得沉默了一些,也乖巧了一些。

馬騰是肯定沒有告訴馬思臻村裏的事情的,但很顯然,最近村子的事情,以及馬騰的病逝,對馬思臻影響不小,本來一個沒救了的孩子,現在硬生生地轉變了不少,居然開始上課聽講了。

“馬騰一定是參與者之一,他不可能親自參與了殺人,我們前期的偵查工作也是正確的,但他一定是背後推波助瀾的人。他想給二兒子上一課,看樣子,這一課效果很好。”陸令分析道。

“你的意思是,村裏的命案,馬騰也參與了?”遊少華嚇了一跳。

“參與了,但沒有參與殺人的具體過程。”陸令道。

“推波助瀾……”遊少華琢磨著這個事,沒有表達什麽。

當初,和退休老刑警衛培武溝通的時候,馬思臻和馬騰被直接排除了,尤其是馬騰,他沒有作案動機。

後來偵查過程中,沒有考慮馬騰,依然破案了。現如今看來,馬騰是有作案動機的,就是要把一些事,讓二兒子看到,讓馬思臻明白這個社會有多復雜!

當然,這也只是案子真相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應該在村長王洪寶、弟弟王洪玉那裏。

這條線裏,必然有走私的利益鏈作祟。

先說張濤,張濤肯定不是什麽好人,他天天搞運輸,什麽錢也都敢賺,很可能是走私鏈條上的一人,而翻山越嶺采藥的王守發亦是如此。

現在看來,是有人在最開始的時候,推了王守發一把。

東坡村的案子,主要的節點,在王成身上。王成作為村裏的綠帽王,處於一種非常特殊的狀態,有了機會一定不會放過。

而王守發最開始,想要殺掉張濤的動力,是顯然不足的,這第一步,王守發去找王成,應該是有人推動了一把。

這個人,對村子裏的矛盾了如指掌,而且也料定了王守發在這個案子裏,一定會死。

王守發,做了兩件讓人難以理解的取死之路。

第一件,就是殺人。

村子裏的一切矛盾,最多都是打架。

就連王安泰這種天天以黑社會自居的人,都沒有和人真正意義上動手,可以說,是比較克制的。

東坡村的寧靜,就是始於王守發的傲慢。

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傲慢這個詞,為什麽是傲慢呢?

人到了中年,通過一些特殊渠道,比如說走私,賺到了一些不該賺的錢,迫切地希望在村子裏提高地位,這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