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兩年

傅廣兵一開口,就把這個案子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了。

傅廣兵和陳大偉年齡相仿,孩子都在這附近讀幼兒園,但是他倆一開始並不知道此事,因為他倆本身就不熟。

陳大偉的孩子比較高大,在學校欺負傅廣兵的孩子,傅廣兵的孩子就回家和父母說這個事。事情原本看起來很簡單。

這個地方的幼兒園,大部分都是鋼廠職工的孩子,還有一些是附近打工人的孩子,屬於人數多、管理差、夥食差、收費低的幼兒園。對於這些貧窮的家長來說,能找到這樣的幼兒園已經不容易了。

在陳思睿丟失的前兩個月,幼兒園裏發生了一件小事。

陳思睿所在的班,有個男生,把同桌女生的臉撓傷了。這個男生平時就經常欺負人,因為同桌女生不好看,他不喜歡,就經常欺負。

這個男生家裏是市裏的,日常穿得好,長得也高大,在班上沒人敢惹。

被欺負的女孩,和陳思睿住在一個區域。這邊是一個郊區的農村,不少房子都租給了外地人,其中就包括這個女孩一家以及陳大偉一家。

女孩被欺負之後,女孩的父母就來學校找老師。並且把男孩的父母也找到了。

但是,男孩的父母說,讓女孩打男孩兩下就算扯平了,孩子之間的事情不要太認真。

女孩的母親不認,非要看監控,當時就在學校門口鬧,不少人都聽說了此事,傅廣兵也看到了。

學校不想調監控,就說監控壞了。在學校看來,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和學校是有關的,如果確定這個事發生在幼兒園裏面,學校自然有責任。調不到監控,就不能證明幼兒園有責任。

這個事鬧了半天,最終不了了了,據說女孩的母親去起訴了,但是誰也不知道真假。即便是真的,這起碼也得幾個月才能解決。

這個事似乎沒有什麽,在這之後,又發生了兩件事,這兩件事都是傅廣兵的兒子告訴傅廣兵的。

第一,是陳思睿替小女孩出頭了,和市裏男孩打起來了。

第二,後來陳思睿和那個打小女孩的市裏男孩反而成一夥的了。

原因不詳。

陳思睿本來就比較高大,和那個城裏的男孩成為一夥的之後,在班上就更沒人敢欺負,並且逐漸開始欺負別人。

這種幼兒園人數多,老師有時候都看不過來,尤其是這些5歲左右的孩子,最容易出現矛盾。

然而,在學校裏,怎麽都好說,麻煩的是放學之後。

這個幼兒園的農村孩子們,放學回家之後,如果再出來玩,一般都會到鋼廠對面的公園,而這個公園裏就逐漸出現了小社會。

和那個城裏男孩搭夥成功的陳思睿,迫切地想證明自己的權威,就開始欺負身邊的這些弱小的孩子。

傅廣兵的兒子就是其中一個。傅廣兵知道這個事之後,因為知道之前小女孩被劃傷學校都沒管,就打算私下處理此事。

於是,兒子出去玩的時候,傅廣兵就跟著。再一次發現兒子被欺負之後,傅廣兵就沖上去把陳思睿臭罵了一頓。

一個小屁孩而已,傅廣兵覺得,自己這樣嚇唬一番,以後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了。

這個事情,確實解決了。

但是,傅廣兵不知道的是,陳思睿的脾氣和他爸一樣,甚至猶有過之。他爸陳大偉雖然脾氣臭,但是人並不壞。陳思睿這個年齡,一旦開始釋放惡念,就是不計後果的。

被傅廣兵嚇唬,陳思睿嚇得不敢動,但是回去之後,他越想越氣。

於是,他放棄了針對傅廣兵的兒子,選擇針對另一個男生。這個男生是單親媽媽帶的,沒有父親,也是傅廣兵兒子最好的朋友。

這個孩子被欺負,已經不敢往公園跑了,每天放學就是回家待著,一動也不敢動。

陳思睿正沉浸在這種武力帶來的快樂中,但是那個小孩不來,他也沒有辦法。後來,他就回去找班上和自己一夥的城裏孩子聊,那個城裏孩子就給他出主意。

具體是什麽主意,傅廣兵的兒子不知道,但是從那以後,那個單親母親的兒子,即便是怕,也會去公園那裏。

這些人不是不能反抗,可是這麽小的孩子,最能決定行為的就是性格,如果性格怯懦,被欺負了不反抗反倒是最正常的。

於是,那個男孩,長期處於被陳思睿的欺負中,動輒拳打腳踢。

這個男孩的母親,叫李露,出生在偏遠地區,從小家庭很困難。李露沒有放棄對大城市的追求,曾經去上京打拼過,但是把路走歪了,談了幾個對象也都是和她玩,好不容易結了婚,離得也很快,只留下了個兒子。

這樣的人生,拿爬犁在人群中篩一圈,能篩出來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