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為

郭君判、潘成虎他們以為將兩千人馬龜縮到跳虎灘營灘,淮源兵馬便不敢來打。

他們以為鄧珪、徐武江等人即便吃了豹子膽來打,但他們營寨裏有這麽多人馬,外部又有強援隨時能轉進回來,也絕對不怕淮源兵馬真有能力吃掉他們。

他們甚至以為鄧珪、徐武江等人太過急切想扭轉形勢,率淮源兵馬強攻過來,他們說不定會還能抓住打反擊的機會,以雪前恥。

七月二十二日,聯軍成功拔除十八裏塢外圍的兩座小寨,陳子簫沒有追究郭君判等人擅自行事,還派人將繳獲的三把好刀送到跳虎灘營寨來,激勵郭君判、潘成虎他們圍困淮源之功,表示最遲三五天便能率聯軍主力東進來援。

而這一日,淮源兵馬主力從街市、北橋寨出動,逼近跳虎灘營寨前。

這一日,郭君判、潘成虎才明白了什麽叫“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

數輛偏廂車在兩翼、前側遮擋箭石,數十人抵近寨墻後,從登城車蜂擁登上,徐懷從這一刻起,就沒有給郭君判、潘成虎他們一絲翻盤的機會。

跳虎灘營寨的防禦非常簡單,就是兩排柵木的中間填以土石,丈余高,上頂寬丈余,可立兵卒。

每一面寨墻都是狹長的一條直線,還特別直,體現郭君判超群的審美意識,沒有故意形成特定的角度,卻便於不同角度的寨墻用弓弩互相支援。

寨墻中間也沒有嵌入建造馬面、甕城、礁樓、戰棚等設施,作為組織攻防戰事的節點。

甚至寨墻上都沒有放置拒馬等障礙物限制對手登城後靠近。

那就更不要說寨墻內外挖壕溝、建箭樓增加防禦縱深了。

避開郭君判、潘成虎等賊酋親自守禦、地形更開闊的東面、南面——那是鄧珪、徐武江親自督促鄉營主力進攻的方向,徐懷帶著六十人先登隊,與徐武坤、唐盤、徐心庵等人身先士卒從北面附寨登墻。

將當面寨墻上十數賊兵砍翻後,徐懷也沒有說沿著狹長的寨墻往兩翼打,而是與徐武坤、唐盤、徐心庵等人直接縱跳下寨墻,將寨墻內側的賊兵殺得如喪家之犬,哭爹喊娘逃跑後,叫後續人馬將步梯放下來,形成直接殺入敵寨腹心的通道。

看到這一幕,正帶精銳戰力從南墻緊急趕來增援的潘成虎都傻眼了:

徐族這頭莽虎,怎麽又不照常理出牌了,帶著五六十人,就要直接殺入寨中來?

登城作戰,不得先有模有樣打幾個來回,試探彼此的實力跟意志嗎?

就算守軍比較弱,登城之後不應該先往寨墻兩翼打,擴大占領面,等穩固陣腳,讓後續主力兵馬都接近後再殺入寨中、一點點的壓迫對手嗎?

哪有他媽五六十人殺上寨墻,後面都沒有援兵,就不管不顧的直接往兩千人馬營寨裏亂殺的?

送菜來的?

奪城占墻原本是常規戰術,但郭君判在跳虎灘東岸所建的寨墻太簡陋,太狹窄,徐懷要是帶著人往兩翼打,展開面太窄。

都不到一丈寬的寨墻,最多容納三五人齊頭並進;徐懷他再兇猛無比,也很難長時間充當箭頭,不斷的往前鑿穿作戰。

而一旦力盡,或遇到拒馬等障礙物,他們進攻的節奏就會被打斷下來。

何況他們站在寨墻,賊兵容易從寨墻內側組織弓手攢射。

而賊軍被狹窄的寨墻約束住,徐懷也很難短時間內通過猛攻猛打,給他們制造更多的混亂。

常規戰法不可行。

而跳虎灘營寨的這些賊兵是什麽水準、有多強戰鬥力,徐懷還需要去試探什麽?

徐懷決定:不試探了!攤牌了!

鄧珪、徐武江從南面、東面,將賊軍裏那些還有點戰鬥力的人馬吸引過來,徐懷帶著六十人的先登隊,從北面直接殺入賊寨,就是要當一根攪屎棍,迅猛而直接的捅入跳虎灘賊營最柔軟、最無防備的後腚,狠狠的捅起來、攪起來。

賊軍是人多勢眾,但這時候卻是其最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跳虎灘營寨內部空間太狹小。

兩百步見方稍大一些的營寨裏,投附的新寇、脅裹的民眾加起來有近三千人,加上掠奪來的騾馬等二三百頭大型牲口都舍不得拋棄,都趕入寨中,整個都被擠塞得滿滿當當的。

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又或者大部分賊兵被勒令待在窩棚裏不得隨意走動,或許還看不出太多的混亂。

徐懷親自帶先登隊猛攻北寨墻,無一人能擋,潘成虎倉促親率兵馬往北寨墻增援,但北寨墻那邊的兵馬戰鬥力太弱,潰敗的速度超乎他的想象。

首先是當面寨墻上的十數賊兵毫無還手之力,就被如虎入羊群的徐懷帶人第一時間亂刃殺傷殺死;北寨墻兩翼還有七八十賊兵,卻害怕徐懷太兇猛率部往兩翼殺來,只敢縮在大木盾後鼓噪大叫,不敢進逼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