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

徐懷說想桐柏山置縣建城,王稟當然能猜到他在想什麽,徐武江、徐武坤卻完全摸不著頭腦。

“蔡鋌在朝中與諸大臣欲與赤扈人聯手討伐北燕,以分其土——這些事原本是朝廷秘辛,不得傳入第三人耳中,現在說給你們聽卻也無所謂了,不要再外傳就是,”王稟略作解釋說道,“我也是反對這事而遭罷黜,但我權衡下來,也只是覺得弊大於利,徐懷卻要比我更為悲觀!”

“聯兵這事就算有大壞處,也跟桐柏山不挨著啊,”徐武江起初很不理解這事跟桐柏有啥關系,但轉念後又怔然看向徐懷,難以置信的問道,“你不會覺得稍有不慎,大禍會叫虜騎兵鋒直接威脅到我們這裏吧?這是不是有點遠了?”

大越與黨項人、契丹人對峙上百年之久,邊軍數萬人馬乃至十數萬人馬被全殲的慘敗也經歷過好幾次。

最近較為嚴重的一次邊州失陷、朝野震動,就發生十六年前,徐武坤他們都是親歷者。

說與赤扈人聯兵伐燕,搞不好會出大亂子,徐武江、徐武坤都不難想象,但這跟桐柏山八輩子能打到一起去嗎?

再說了,聯兵伐燕以分其土,大越奪得北燕此時所控制的燕雲等地,目的不就是為鞏固北部的疆域嗎?

“我可能是有些杞人憂天,但今日一戰,叫我聯想頗多。不管之前心裏對賊寇有多畏懼,但今日之事實,大家都能看清楚,賊寇事實上就是這麽弱,就是這麽不堪一擊,而絕非我們有多強。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多強,甚至只要賊軍稍稍有序一些,哪怕在跳虎灘多建一座營寨,我都不敢如此用險。然而,這麽簡單的事實,賊寇以及淮源絕大多數人,到這時也都沒有想明白,到這時候還在問,跳虎灘營寨怎麽就這麽奪下來了,賊寇再怎麽樣,兩千多人呐,不應該敗得這麽稀裏糊塗、這麽慘啊?我就在想,這個道理放在大越與赤扈人的頭上,也許是相通的……”徐懷站在台階上,悠悠說道。

雖說徐懷這番話難叫徐武江、徐武坤有多深的觸動,王稟、盧雄卻都沉默下來。

徐懷的話外音他們是明白的,那就是大越可能比他們所想象的還要孱弱、還要不堪一擊,還要一觸即潰,就像今日大戰之前的跳虎灘賊營。

過了片晌,盧雄看向王稟說道:“相公,或許恰如徐懷所說,大越現在也就剩龐然軀殼嚇人——你也曾說過,黨項人、契丹人百年來也已腐朽墮化,對大越實難再構成多大的威脅,但赤扈人崛起三四十年來,征戰不斷,兵鋒卻是磨礪得最鋒利之時啊,不能等同視之——這可能是朝堂諸公所忽視的……”

王稟沉默的看著泥地上所畫的跳虎寨營寨簡圖,處處漏洞,防禦簡陋得令人觸目驚心,忍不住捫心自問,這才是大越的真實面目吧?

徐懷知道王稟、盧雄這樣的人物,不會看不透今日這戰的玄機,也定能從這玄機裏感受到更多的東西,他繼續說道:“當然,我寧可這一切是杞人憂天,但我們推動在這裏建城,也沒有太大的難度了,僅需要稍改說辭而已,為何不順水推舟一把?”

置不置縣對諸大姓宗族會帶來多大的好處,徐懷不甚關心。

他明面上想推動建城,促成桐柏山置縣,實際上他卻是要拿置縣這個名義,說服諸大姓宗族願意一起出力在淮源建造一座城池。

建和元年,帝避虜欲往南陽,遇賊桐柏山道,可以想象這一幕真要發生了,桐柏山以北的整個黃淮平原實際都處於虜騎鐵蹄的威脅之下。

桐柏山此時在整個天下格局裏,是看不出有什麽獨特的地方。

然而等整個黃淮平原都處於虜騎鐵蹄威脅之下的時候,西接秦嶺、庇護南陽盆地;東接淮陽山、控扼淮水上遊的桐柏山,戰略地位就突出了。

即便是未雨綢繆,在此時實際並沒有太大阻力的情況下,徐懷當然要考慮怎麽推動在淮源建城了。

“那明日舉行鄉議之時,武江你就說徐懷太過莽撞,得勝全憑僥幸,實非用兵之道。而此時東岸形勢稍定,淮源更需徐徐圖之,不能再輕用徐懷這樣的莽將上陣,以免招來輕敵之潰!”王稟思量良久,說道,“唯有如此,在淮源築城才更順理成章一些……”

“哈哈,也是,”徐武江笑道,“徐懷沖鋒陷陣太過犀利,倘若三五日後再獲大捷,就算諸大姓宗族還願意攤派建城所需錢糧,泌陽城裏諸多官紳也阻撓,以免淮源從泌陽縣分割出來——但叫徐懷不再領兵出陣,戰事節奏放緩下來,築城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倘若誰想阻止,便叫他們領兵來進剿匪軍便是……但這事瞞不過鄧珪啊?”

“徐懷不上陣,鄧珪還能強拉他上陣不成?”徐武坤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