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

在管涔山的崇山峻嶺之中,地勢陡然開闊起來,氣溫也要比山外濕潤一些,湖水清澈的鋪陳於眼前,漾漾水波晃動著初春的風光。

這是管涔山之中諸多高山湖泊之一的天池湖。

隋唐時都曾利用管涔山的高山草甸牧養官馬,在天池湖北側設天池牧監;隋煬帝登基之前常至管涔山狩獵、避暑,還曾在汾水河源修建汾陽宮等大規模的建築群。

天池牧監以及汾陽宮早就毀於戰火,大越立朝之後曾在天池牧監衙署的遺址上修建馬營海寺,但隨著周邊蕃民村寨的沒落與外遷,馬營海寺也漸香火稀寥,此時僅有十數老僧守在寺中。

曹師雄以及出任陽口砦緣邊都巡檢使的曹師利兄弟二人,與州判王高行、錄事參軍荀延年、天雄軍都指揮使陰超、文橫嶽等將吏於二月十五佛祖涅槃日這天,登上管涔山,站在破舊的馬營海寺前,眺望水光瀲漣的天池湖。

“先慈在世時在宅中每日拜香禮佛不輟,也常與我兄弟二人說要來馬營海寺供奉,奈何終不能如願。今日與諸輩來遊馬營海寺,我兄弟二人從囊中撥出千余紋銀作為修寺之資雖說也只是微薄,但好歹算是還了我先慈遺願!”

王稟、王番及朱沆離開嵐州還京已過去一個多月。

這一個多月裏,曹師雄使出任陽口砦緣邊都巡檢使的其弟曹師利駐守到寧武、陽口砦一帶,除了吸納、消化從大同逃歸的六千多天雄軍潰卒,還從南下漢民裏招募健銳,在清順軍殘部的基礎上擴散出六將(廂)禁軍。

除其弟曹師利、朔州大將孟平外,其他幾名都指揮使、都虞候以及大大小小的軍將,多任用曹氏子弟及朔州漢將。

契丹雖然在南京道、西京道大規模使用漢軍,對漢將的使用素來戒備極深,也恰恰如此,曹師雄深知掌握兵權的重要。

因此他即便知道有些做法在大越會受猜忌,但還是毫無猶豫的借天雄軍重建之機,將這六將(廂)人馬改編成受他直接掌握的嫡系兵馬。

天雄軍正式可編十將(廂)禁軍,曹家嫡系占去其六,陰超、文橫嶽兩將其部又保持完整編制,理所當然占去其兩,最後還剩下的兩將(廂)編制以及解忠、朱潤、雷騰等部以及駐守朔州的三千桐柏山卒,曹師雄卻不急於做出安排,近日卻熱衷於拉著王高行、荀延年、陰超、文橫嶽等將吏遊山玩水,有時候也邀請一群文士吟詩賦詞。

曹師雄如此著急附庸風雅,從當地士紳裏舉薦一批士子入州縣為吏,甚至動不動就慷慨解囊,短短一個月為州縣先祠寺觀書塾修建就捐出上萬兩紋銀,無非是迫切想贏得地方士紳的認可。

見曹師雄又要捐出千余紋銀修馬營海寺,王高行、荀延年等人口頭當然是一片頌贊,心裏卻嘀咕,曹家控制朔州不足十載,到底收斂多少,經得起他們在嵐州大手大腳的收買人心?

“潘成虎數日前修函稱西山蕃胡襲擾朔州甚烈,朔州不堪其擾,請求嵐谷兵馬與其共擊西山蕃胡,諸輩如何看待這事,我要怎麽回復朔州?”

曹師雄不可能將桐柏山卒及解忠等部的問題一直拖下去。

那樣的話,不僅新任河東經略使的劉世中會派人詢問、幹涉,消息傳到汴京,也難保朝中不會對他們兄弟二人有什麽別的想法。

潘成虎代表桐柏山卒從朔州遣人發函請求進攻打擊西山蕃胡已經有十數日了,曹師雄這時候自以為已經初步把握住嵐州將吏的心思,今日便借出遊馬營海寺的機會,將這些問題都拋出來,叫大家都來議一議。

王高行、荀延年等將吏低頭看著鞋面,看似在思忖,心裏卻默默在吐槽。

相處一個多月了,他們也差不多摸透了曹師雄的套路。

這段時間曹師雄不管事情大小,基本上都會拿出來召集將吏商議。

商議的結果要是合其意的,他就叫大家一起副簽呈報路司批準。

倘若商議的結果不合其意,曹師雄就會說事情還要好好琢磨琢磨,便將事情暫時摁下去不提。

說到底,諸事想要推進,就得照他曹師雄的意志進行,但責任卻要所有將吏一起承擔,不是他曹家兄弟初附大越就剛愎自用、一意孤行。

摸透曹師雄的套路後,王高行、荀延年又怎麽肯再輕易開口說話?

陰超、文橫嶽心機沒有那麽細膩,他們早就聽說朔州兵馬有意進剿西山蕃胡。雖說他們心裏也有種種想法,但之前曹師雄這邊遲遲不吭聲,他們也沒有辦法公開說什麽,這時候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憋不住了。

“潘成虎這些人要麽是受招安的賊將,要麽是鄉兵得勢,僥幸從大同逃回來,逮住對方的老弱病殘割下一些人頭,真當自己是百戰精銳了?”陰超不屑的說道,“他們才多少兵馬,什麽情況都不摸清楚,貿然進西山清剿山胡子,朔州要有什麽閃失,他們能承擔責任?西山蕃胡倘若是輕易清剿的,我們留他們到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