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

徐懷對鄭懷忠、趙範乃至鄭懷忠之子鄭聰都沒有什麽好印象,但不妨礙他主張襄陽緊接下來要實施的戰略,重點應放在洛陽。

關於這一點,胡楷等人在襄陽也有同樣的預判。

景王在襄陽登基之後,赤扈人怎麽可能會坐看襄陽重新成為凝聚大越半壁江山的中樞之地?

然而赤扈人欲對襄陽用兵,洛陽是必須要先進行剪除的側翼;優先程度要遠在壽春、徐州之上。

這事實上也是景王在襄陽即位登基的同時需要深入思考、權衡的核心問題。

以往各家進呈軍策,都是書信往來,現在難得徐懷、劉獻以及代表河洛的趙範、鄭聰都在襄陽,景王當即著人將堪輿圖鋪在長案上,討論既定的攻守之策到底還有什麽漏洞需要彌補。

在景王趙湍看來,這件事要比他在襄陽即位繼統更為重要。

即將從都行營司改建的禦營使司乃是諸軍統領機構,攻守之策的擬定以及兵馬部署及調動,才是樞密院的職責。

徐懷作為天雄軍統制,隸屬於禦營使司,但他作為楚山行營兵馬都總管,全權主持楚山守禦,與作為荊湖北路經略安撫使的劉獻,以及代表鄭懷忠而來的鄭聰、趙範,當然有資格參與樞密院攻守軍略的決策,甚至話語權要比王番、朱由貴等人都要重。

而即將組建的中書門下省作為朝堂之中樞,權柄主要集中於政事。

倘若嚴格依照律制,除了周鶴作為右相兼禦營使以及兼領兵部侍郎的顧蕃二人外,中書門下省的其他大臣反倒無權參與具體的軍策討論。

當然了,景王在襄陽即位,諸事疲敝、百廢待興,很多事都不會加以嚴格限制。

洛陽居天下之中,北瀕黃河,東臨嵩山、西面、西南以及南面、東南乃是巍峨的秦嶺、伏牛嶺;而流經洛陽北部的黃河,兩岸也是受中條山、王屋山以及邙山等險峻山嶺夾峙,內部又有伊洛河谷盆地作為縱深腹地,在地形上有易守難攻的極大優勢。

赤扈人想要強攻洛陽,主要有四個通道,一是西出潼關,經函谷關入洛;一是自平陸,經茅津渡南渡黃河入洛,一是東出虎牢,從嵩山北麓經鞏縣偃師入洛;一是從嵩山、伏牛山之間、位於汝水上遊的谷地入洛。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京師洛陽震動,漢靈帝以何進為將軍,在洛陽設八關拱衛京師,史稱八關都邑,便主要在這四個方向上。

潼關、函谷關位於洛陽、陜西之間,陜西不失,而潼函無憂,而位於洛陽東南、曾設廣成關的嵩山、伏牛山谷地,大部分地區都隸屬於汝州,與左右驍勝軍駐守的舞陽、上蔡互為犄角,短時間也不畏赤扈人會直接派潰大股虜兵過來強攻。

赤扈人倘若下一步想奪下洛陽,出兵方向只可能是兩個:一是強攻平陸,從茅津渡南渡黃河,進入洛陽,一是強攻虎牢關,從嵩山北麓一路攻打鞏縣、偃師、孟津,進入洛陽。

赤扈人第一次南侵時,鄭懷忠作為陜西諸路行營兵馬副總管、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率秦鳳路本部兵馬,與陜西另四路援軍,在兵馬都總管苗彥雄的統領下東進勤王。

赤扈人第一次南侵撤兵北還,西軍援師一部兵馬重新撤回到潼關以西,在延鄜路經略安撫使高峻陽的統領下,計劃從河津等地渡過黃河,沿汾水北上接援太原;主要兵馬則由鄭懷忠率領,經孟州渡河北上,收復澤州等地。

而當時苗彥雄僅率少量兵馬進入汴梁,出任樞密副使,接掌京畿守衛之事。

汴梁陷落,苗彥雄也淪為階下之囚。

苗彥雄比王戚庸、李汲之流強的地方,就是還存有氣節,徐懷迄今未聽到他降虜的消息,這次應該是與天宣帝及宗室子弟一道被押解北上了吧?

赤扈人再次南侵時,鄭懷忠就率部從澤州、絳州,往蒲州南部境內南撤,所部主力沒有什麽損失。

在景王南下襄陽後,鄭懷忠接管河洛防務,征募健銳擴編左右神武軍六萬余眾人;此時洛陽地方還編有兩萬洛陽府軍,一並受鄭懷忠轄領。

虜兵主力進入蒲州,鄭懷忠坐鎮洛陽不敢輕離,而鄭懷忠之子、出任左神武軍統制的鄭聰與趙範這次到襄陽來勸進,他們對河洛兵馬據險地守禦平陸、虎牢、鞏縣、偃師,拒虜兵以洛陽之外,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而目前高峻陽、顧繼遷於黃河西岸部署的兵馬也有八九萬之多,鄭聰、趙範他們不用擔心西翼潼關、函谷關會有什麽威脅。

他們主要還是擔心左右驍勝軍將防線收縮汝水以南的舞陽、上蔡一線,會令他們在汝水北岸負責防守的襄城,承受極大的軍事壓力。

鄭懷忠著其子鄭聰、趙範二人都來襄陽,自然不是單純就為勸進之事,還是希望守禦洛陽能獲得襄陽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