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潛流

史軫沒有與武威郡王趙翼一起前往襄陽,而是拖後幾日才成行。

倘若真有暗流潛藏在襄陽的水面之下,也需要武威郡王回到襄陽之後發酵幾天,暗流才會洶湧詭譎起來。

襄陽,刑部侍郎晉莊成家宅明燭高懸、燈火通明。

襄陽城狹仄,迄今還未能籌足錢糧擴建外城,周鶴、高純年等人也無意在襄陽擴建外城。

因此,晉氏家財萬貫,晉莊成位高權重,但晉氏府宅前後五進、東西三跨,總計才七八十間房,也是狹仄得很。

晉莊成平時會客的問梅堂,狹小的天井僅七八步見方,栽種一株老梅,便容納不下別的花花草草,平日裏也顯得晦暗無明。

晉成莊與趙範隔著八仙桌飲茶,長子晉玉柱陪坐一旁,晉龍泉站在晉成莊身側聽候吩咐,借著燭火暗暗觀察趙範晦澀如深的神色。

“汴梁雖立偽楚,但終究難抵河淮殘破,嶽海樓這個偽楚樞密使,糾結五六萬殘兵敗將,也只能以詐計賺劉獻,在桐柏山受挫卻是必然之事,實在不值得小題大作,”趙範端起雪白剔透的茶盞,將茶葉輕輕吹開到一邊,慢騰騰的說道,“晉公可還記得我年前捎來的信中早就有這樣的斷言?”

“不假,趙兄年前信中確實有說楚山、南陽應無憂!”晉莊成說道。

“這並非什麽難斷之事,想河洛在平陸抵擋虜兵逾一年之久,也令虜兵難進寸步,”趙範幽幽說道,“但時日拖久,就怕這形勢再難維持,晉公還是要早作準備,將晉老太公從泌陽接來襄陽,以防不測啊……”

晉莊成端起茶盞,看著青翠茶葉在水中浮沉,沒有應和趙範這話。

卻是晉莊成的長子晉玉柱按捺不住,帶著些怨氣的說道:“倘若淮上守不住,接到襄陽又有何益,虜兵攻破舞陽、楚山,經南陽兵臨襄陽,不過是晝夜之間的事情!”

“……玉柱,莫說這些喪氣話,”晉莊成瞪了長子一眼,制止他胡亂說話,又朝趙範笑道,“靖勝侯乃國之幹城,有他鎮戍楚山,襄陽當無憂!”

趙範笑道:“諸公身家性命皆在襄陽,靖勝侯不是幹城也是幹城了!靖勝侯功勛卓越,已入當世名將之列,但年過弱冠,卻遲遲都無婚配。我這次到襄陽來,聽人說靖勝侯對纓雲公主有救護之恩,滿朝公侯就沒有一個急人之所想的?”

“呵呵,”晉莊成都不許其子在外人面前胡亂議論淮上防禦之事,又怎會在這事上插嘴,只是舉起茶盞,笑著說道,“當世飲茶,需煮沸去沫,甚是繁瑣,這沏泡之法聽說還是靖勝侯所創,初時襄陽眾人還頗有些不習慣,此時楚山之茶已風靡全城。我宅子裏的茶,都是楚山所贈上品,趙公覺得如何?”

晉莊成拿茶說事,以示晉氏與楚山關系密切,趙範心裏只是冷笑,微笑道:

“確實不錯,卻不知楚山之茶有何妙法,有機會還要找靖勝侯討教一二。”

晉莊成始終不接話茬,喝過幾盞茶,趙範便告辭而去。

晉玉柱送趙範出大門,折返問梅堂,見其父晉莊成坐在堂上一副愁眉莫展的樣子,忍不住說道:“我覺得趙範所言不虛,襄陽與淮上有如雞子與蛋殼,虜兵這次進攻淮上不成,乃精兵強將都用於河洛、淮南,待其調整部署,淮上難以持久,襄陽真就危險了啊!”

“朝堂大計,有諸公與謀,要你插什麽嘴?”晉莊成瞪了晉玉柱一眼,教訓道,“你當趙範今日登門,是好意來提醒我們的嗎?你給我記住,不管趙範所言有幾分道理,這事都輪不到我們出頭。你在外面,也絕不可議論這事!”

晉龍泉站在一旁問道:“鄭屠送了一些茶葉過來,府上可要備些禮回贈?”

“當然要,龍泉你到庫房挑些珍稀玩物送過去,但不要多嘴說什麽。”晉莊成吩咐道。

……

……

桐柏山自古以來就盛產茶藥,但要認真細數來,淮源地處桐柏山南嶺西段及北嶺,山勢崔巍,谷深壑險,低崗丘陵也多盡可能開墾種植糧桑,茶葉產出有限。

信陽、羅山兩縣以及淮水北岸的真陽縣,有大片溪河與淮水交匯的沖積平川,民眾不缺土地耕種,師溪河兩岸以及石門嶺以東及鐵幕山的大片低崗丘陵,數百年來開辟種植不計其數的茶莊茶園,每年所出新茶高達上萬擔。

不過,以往桐柏山茶都是采摘後壓制成餅,飲時碾碎煮沸,與別地茶葉相比,並沒有自傲的特色。

雖說楚山眾人這些年來飲茶都是采摘新葉後直接進行炒制,飲時直接沖泡,但當世消息傳播緩慢,沖飲法一直傳播不開;士大夫對沖飲法還甚為不屑。

卻是建繼帝在襄陽即位,諸部院司官吏陸續到位履職,襄陽城條件又非常的簡陋,數以千計的官吏連住宅都沒有辦法充分解決,飲茶再難以講究,看似優雅、傳統但費時費力一時間受到限制,簡單便捷、實際茶湯品質更高的沖飲法自然就迅速在襄陽城裏推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