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突襲

在拂曉前靜謐的黑暗中,三百多艘大小舟船先一步從桑赤河口的大營分批駛出,一時間舟楫如林、帆影如織,如閃爍著無聲雷電的烏雲覆蓋在湖水之上緩緩往前移動著。

船陣駛出河口大營後不久,便分作三路往老虎寨正北面的沙地、東面的虎噬口水道以及西面的白沙灣駛來。

入汛以來,荊江水位上漲,桑赤湖以南臨江地區,大片低窪地都淹沒於上漲的江水之中,很多地方甚至與桑赤湖連成一片。

不過,絕大多數淹水區深淺不一,極少有能供大股水軍直接通過的區域。

在這些淹水較深的區域,赤山寨兵馬也都早已拿載以沙石的舟船鑿沉封堵;就算是在虎噬口,在這條連接桑赤湖與荊江最為主要的水道之中,赤山寨兵馬也在水中打下無數暗樁、鑿沉舟船,主要就是防備南蔡水軍直接從桑赤湖殺入荊江之中威脅到赤山寨在荊江南岸的老巢。

當然,南蔡招討司在桑赤河沿岸的兵馬,雖然已經在桑赤湖以南臨江地區完成了對多股水寨勢力的清剿、驅逐,但在總的水軍規模方面還處於劣勢,堅固的大型戰船也無法在淺水區域充分的發揮出優勢來,加上對臨江地區的地形遠不如洞荊聯軍的水軍熟悉,始終未能對這一地區形成實際的控制。

因此誰都無法保證洞荊聯軍不會在臨江區域預留三五條隱蔽水道,供其水軍人馬突襲作戰使用。

孫延觀與胡遊站在寨墻之上,眺望南蔡招討司的水軍戰船優先往兩翼集結防禦船陣,心知南蔡招討司的前營大將範宗奇防備心極強,不會給他們突襲側翼的機會,也沒有動從側翼殺出的心思,視線主要凝重的投向北面。

那裏才是南蔡招討司所轄楚山軍的主攻方向,也將老虎寨防禦的重點。

雖說寨中新增兩千精銳甲卒一直都刻意藏形匿跡,但能否擋住南蔡招討司的這次強攻,孫延觀神色看似輕松,心底卻一點把握都沒有。

雖說在這個方向,只有原屬於桑赤湖的區域吃水較深(暨枯水季猶有淹水的區域),基本能叫南蔡招討司前營所轄的戰船都順利駛入,但從這一區域往南,則是吃水深淺不一的淹水區以及部分沙洲露出水面、部分淹沒的窪地區,差不多有六七裏縱深。

這一區域對進攻方來說,按理來說難如天塹。

一方面,水太淺,還動不動就擱淺,稍大一些的舟船都難以進入;甲卒倘若敢離開戰船涉水步行往老虎寨前逼近,身體動輒裹足淤泥之中難以前行,往往會在弓弩的迎頭痛擊下損失慘重。

另一方面夏秋時季,淹水及窪地區蘆草瘋狂生長,方便聯軍將一些載滿引火物的烏蓬小船藏匿其中進行伏擊。

洞荊聯軍於荊江及洞庭湖岸地建造的絕大部分水寨,外圍都有這樣的地形特點,使得荊南兵馬在之前多次進攻中都吃盡了苦頭。

此外,在老虎寨前完全不受江水浸淹的高地,甚至都不足三四百步縱深,除了一道道淺壕外,孫延觀還使人打造大量的鹿角、拒馬填進去充當礙障物。

不過,在此前拔除桑赤湖沿岸幾座水寨的作戰中,南蔡招討司大規模投入搭設浮橋所用的平底棧船,在淹水區及窪地區形成供甲卒突進的棧道——南蔡招討司所造的這類棧船都覆蓋鐵皮,用鐵索、鐵環相連,不畏火燒,每隔三五十步會搭建一到兩座額外的鐵甲平台,供小股精銳站上去駐守保護棧橋。

孫延觀知道要將南蔡招討司兵馬完全擋在老虎寨之外,絕無可能,但他們還是會盡一切可能幹擾南蔡招討司鋪設棧道。

不過,這麽做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南蔡招討司在艱難鋪成棧道後,毫無察覺的將大股兵馬直接部署在老虎寨北面的高地上,然後他們暗藏寨中的伏兵盡出……

胡遊雖說之前患得患失,但此時看著南蔡招討司的戰船往老虎寨北面的水域徐徐逼近過來,想到有機會在這些年戰無不勝的楚山軍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塊肉,內心也禁不住激動得微微顫抖起來。

“孫將軍、大公子,荊江上遊有情況!東洲寨出兵往我們這邊殺過來了!”

眾人注意力都為北面的異動所吸引之際,胡遊身邊的侍衛驚叫起來。

孫延觀、胡遊轉身朝西南方向的荊江上遊眺望過去。

此時天色微明,晨曦將大江的輪廓從天地之間的勾勒出來,數以百計的舟船仿佛更深沉的一股洪潮,正於江心位置順流而下。

孫延觀、胡遊這一刻後腦勺似被人狠狠拿棍子敲了一下。

桑赤河口大營距離老虎寨僅二十裏,將卒集結、登船,難以摸黑進行,更不要說老虎寨也派了哨探蹲伏在河口附近,因此楚山軍兵馬從河口大營出動,很難瞞過老虎寨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