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

仲長卿主張還應該繼續組織兵馬前往草汊河西圍剿,除了擔憂平燕王最終執意要強攻建鄴城,他們此時還不能松懈下來外,也擔憂現在就直接放棄,對內部的將吏無法交代,會挫傷他們渡江以來高昂的士氣跟鬥志。

不過,仲長卿心裏對圍剿徐懷已經不抱希望了。

披甲重騎多選健壯體強之馬,單戰馬凈重就高達八百斤到一千斤,外加馬鎧、健卒及全身披掛,更是達到恐怖的一千到一千兩百多斤,此時即便拿矛陣去擋速度拉起來的披甲重騎,也需要一段距離才能將其沖鋒完全遏制住。

通常來說,犧牲居前的四五騎重甲騎,不管多堅密的步甲陣列都會被沖開一個缺口——能迅速組織人馬將缺口堵死,就已經是精銳中的優良表現了。

然而照千戶卓蘇的描述,草汊河西一戰,徐懷身邊的披甲武卒,是以兩三人為一組,持重盾將披甲重騎的沖勢生生遏制住,這絕對不是一般精銳武卒能做到的。

當世單人就能力遏披甲重騎沖擊者,無一不是舉世無雙的悍勇之將,仲長卿此生所遇也就二三人矣,靖勝侯徐懷恰恰是其中之一。

以兩三人共一盾而能遏披甲重騎沖擊者,武技之修習也必然需要達到登堂入室的水準。

畢竟除了核心蠻力需要足夠強之外,還需要對接觸瞬間的卸勁變化有足夠的掌握;能做到這一步的,在軍中就至少是都將級以上的精英武吏了。

卓蘇也是據五百甲卒如此強悍的表現,才斷定徐懷已經親至建鄴,而不是單純憑借一面白虎幡旗。

面對如此五百精銳,倘若在平地,仲長卿會以堅陣圍之,以盾弩遏之,調戰械攻之,但現在徐懷率部已經鉆入牛首山中,他手裏就算有上萬悍不畏死的勇卒,死一半人都未必能將其剿滅啊!

再一個,他們在建鄴附近能調動的兵力也極為有限。

此次南征,不將此次征用的二三十萬民夫計算在內,不將後方保護糧道的兵馬計算在內,平燕宗王府包括水師及步騎在內,總計調動二十五萬兵馬,已經是又一次超大規模的征戰了。

這也是赤扈強悍之所在,南下的三路大軍都有動員二三十萬兵馬的恐怖能力,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難以想象的。

不過,東路大軍需要五萬兵馬駐守淮河下遊,一方面是拱衛平燕宗王府的核心之地徐宿二州,同時更要將淮東兵馬主力牽制於楚州,令其無法援應淮西。

一方面要將鬥志還沒有受挫傷的韓時良、葛鈺所部精銳徹底圍於壽春城之內,需要動用八萬兵馬在壽春城外圍建立營壘、壁障。

一方面需要將已經率部進駐滁州清流縣的楊祁業封擋在廬州以東,並在廬州西北方向建立防線,至少需要兩萬人馬。

一方面要將舒城、廬江等城殘兵圍困住,同時還要在廬江、舒城以西建立防線,盡可能拖延南朝在京襄、荊北等地援師東進,至少需要三萬人馬。

單這四項,總計就用掉東路大軍十八萬兵力。

現在除了控扼江水的水師及渡江南下總計五萬兵馬外,平燕宗王手裏就剩兩萬精銳兵馬可以機動。

事實上就算將兩萬精銳兵馬,全部投入到南岸來,也已經遠遠不夠了。

孫彥舟及胡蕩舟等人即便此時率領歸德軍投降,也需要先安撫、控制好內部,防止將卒躁動、大規模逃亡,短時間內是不能指望派上什麽用場的。

所以不管怎麽算,他們在建鄴的兵力投入已經嚴重不足了。

當然,至少明面上不能輕言放棄,仲長卿建議兀赤立刻、連夜調動水師一部主力進入草河汊及上遊的西漪湖中。

調動水師一部主力進草河汊,除了彌補南岸步騎兵力的不足外,更需要堅決將靖勝侯徐懷在牛首山聚攏的義軍封擋在草汊河以西。

他們要防止徐懷在聚攏足夠多的義軍之後,突然殺到建鄴城側,與南朝宿衛禁軍會合。

那樣的話,就不再是有沒有機會的問題,而是要擔憂他們在南岸有崩盤之虞了。

聽仲長卿細致入微的分析,兀赤也深感其言甚善,當即將傳令兵派出,連夜對草汊河兩岸的兵馬部署做進一步的調整,並著手準備在黃龍峴與躍龍寨之間的草汊河上搭設浮橋,方便步騎快速進出……

……

……

“怎麽回事?”

劉衍不放心城防,天剛朦朦亮就再次登上西城墻,沒有霧,天地籠罩在一層青濛濛的光暈之中。

除了建鄴城外遊弋的虜騎相比往日明顯減少外,虜兵沿破崗瀆外河修築的營壘之中,正有一隊隊步卒往西開拔,同時他也注意到鳩占鵲巢、進駐東山湖塢港的敵船規模也大幅減少,不知所蹤。

說白了,赤扈包括水師在內,於建鄴附近的總兵力只有五萬,登岸步騎僅有兩萬五千余眾,稍大規模的兵力調整,不可能瞞過劉衍此等宿將的銳利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