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完結

大豫十二年冬,經鹿門山銜接南北的襄鄂大道兩側的山林田野皆為大雪覆蓋,十數披堅執銳的騎士簇擁著四輛平平無奇的馬車,碾壓著馳道上的殘雪緩緩北行。

位於鹿門山西南坡的馳道地勢較高,視野開闊,朱芝坐在馬車裏,透過車窗能遠眺魚梁洲大橋橫亙在清湛靜流的漢水之上,連接漢水西岸的襄陽舊城與東岸的新京城。

魚梁洲大橋上車水馬龍,遠眺有如蟻行。

新京城與舊城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城墻的圍護,呈輻射狀開放格局,兩座高逾十丈的鐵塔矗立在前方,在大道上方挑起一塊巨大的橫幅,上書“襄陽歡迎你”數字,以示正式進入新京城的地界。

政事院迎接的人就守候在界塔下。

長年留在西蜀行省執掌軍政,成都城也是當世罕有的繁榮,新京城並沒有給朱芝帶去多強烈的震憾,最大的區別大概就是漢水兩岸密集的工場、碼頭,以及船頭煙囪冒著滾滾黑煙的蒸汽輪船在漢水之上忙碌的往來,是成都目前還見不到的情形。

進入新京城範圍,人流開始密集起來。

朱芝這次進京,一路輕車簡從都沒有在哪座大城停留,十數日的旅途相當寂寥,此時進京再看到密集的人群倍感親切,禁止侍隨與迎接的人員清道,而是讓車馬隊隨同密集的人流在新京城裏緩緩而行,感受這濃郁的煙火氣息。

“號外號外,繼朔國公、都護大將軍唐盤親率大軍攻破胡虜王城和林、九原侯蘇蕈滅虜王屠哥於狼居胥山南之後,北征大軍從漠北再傳捷報,雲中侯徐憚率兩萬騎兵於燕然山南圍殲虜王兀魯烈所部,殲擊殘虜八千余眾、俘虜殘虜及婦孺近三萬人……”

長街上,一名十三四歲的小報童穿梭在人群裏,揮舞手裏印墨都還沒有幹透的報紙,大聲吆喝著。

“北征大軍終於逮住兀魯烈所部了?”朱芝坐在馬車裏,聽到報童吆喝,滿心欣喜,連忙吩咐這次跟隨進京就讀襄陽大學的長子朱巍買來一份報紙。

現在帝都襄陽以及各省都有報刊定期刊載時事新聞發行,但發行的間隔周期有長有短,要是遇到突發性的大新聞,也是會臨時增發報道,又稱“號外”。

朱芝從成都出發時,就已經知道朔國公、都護大將軍唐盤與徐憚、蘇蕈、孫延觀等將率領大軍北征攻破赤扈王城和林的消息,之後孫延觀負責率部押運、護送數萬俘虜以及解救的趙氏宗室子弟從和林出發南下,唐盤作為北征大軍的主師,則暫時留在和林坐鎮,而徐憚、蘇蕈兩將則繼續兵分兩路北上追擊赤扈殘部。

朱芝一路東進抵達江陵時,就得知九原侯蘇蕈率部先於狼居胥山南殲滅平燕宗王府殘部,沒想到他今日剛進新京城,就再次聽到有捷報從漠北傳來。

大豫四年王憲、韓時良、陳縉、傅梁、蘇蕈、徐憚等將統領西路十二萬大軍西進,成功殲滅西路靜憚宗王府盤踞於隴右、靈武、河西、河湟等地的主力,到這時候北征漠北才算真正成熟起來。

原計劃是先北征攻下赤扈人的王廷和林,然後再將兵鋒指向天山南北,帝國在西北的疆域恢復到漢唐全盛時期,卻不想大豫六年曾統治烏思藏地區的熱迦寺勢力先附後叛,不僅令吐蕃各地掀起多起叛亂,也使得歸附意願相當勉強的大理國也鋌而走險扣押以朱桐為首的招附使團,與熱迦寺勢力遙相呼應,迫使帝國不得不再次暫停計劃好的北征方略,將軍事重心轉到西南來。

大豫七年,廣西制置安撫副使、兵馬都部署徐心庵統領三萬兵馬南征大理,蘇蕈、趙善以及為蕭林石立為西燕郡國世子的大皇子蕭柏等將統領兩萬兵馬西征,歷時兩年蕩平大理國及烏思藏地區,建立南詔行省及藏西都護府。

一直拖到楊祁業率部蕩平渤海國,將遼西故郡納入遼陽行省,對赤扈人統治核心地區的北征,才得以真正實施;那已經是大豫立朝開國的第十一個年頭了。

雖說北征大軍主要由駐紮朔方、九原、雲中等地最精銳的步騎組成,不僅各方面的條件早就成熟起來,之前還成功將赤扈人從漠南草原驅逐出去,但兵事無常,直到這一刻聽到徐憚率部在燕然山殲滅鎮南宗王兀魯烈殘部的消息,朱芝才徹底安下心來。

只要對歷史略有了解,也都知道在燕然山、狼居胥山附近殲滅赤扈殘部的意義是何等的重要——這是漢唐極盛期之後,中原王朝再一次成功的將整個漠北地區納入帝國的疆域之內,燕然山、狼居胥山乃是歷朝歷代以來中原兵鋒北指的極限之地。

大豫十一年北征大軍第一次征討漠北,就成功完成這一目標,意味著帝國的兵鋒還有繼續北指的巨大潛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