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首級狩獵者

行俠仗義的這種事,自然不必多說,每當遇到妖魔種,吳克還會停下來,看看能不能與遇到的妖魔種交流,如果不能交流,那不好意思,斬妖除魔的劇目,估計就會上演一次。

而若是遇到能夠交流的種族,吳克同樣會停下腳步,只不過和對待妖魔種,直接幹掉的情況不同。

吳克經常會施恩於那些能交流的種族,比如在那些種族的人遭遇危難的時候,他就會去拯救那些種族,使他們脫離危險的境況。

結束後,才會是一陣趁機的施恩圖報。

吳克會讓那些被自身拯救的種族之人,好好地聽自身的和平理念。

當然,如果遇到的種族沒有遇到危險,那他就會落地充當一個遊蕩在外的可疑人士。

以這個世界的糟糕情況,完全不出他所料,幾乎所有遇到的非人種族,都會在發現他後,出現類似的反應。

除了極少數的家夥,會謹慎選擇退走之外,其他的,卻都不怎麽友好,都會選擇用比較暴力的方式,來對待他這個只身一人在野外,還表現出一副手無縛雞之力模樣,十分崇尚和平與喜歡友好交流的陌生人。

而在被不友好的家夥施暴後,吳克就會突然爆發出強大的實力,將那些可惡的施暴者狠狠揍上一頓,但他卻不會重傷那些人或者殺掉他們,會留著他們當目標。

以身作則,給那些施暴者好好展示一下,什麽叫做【以得抱怨】的聖賢品德,什麽叫和平交流大使比海洋還要寬廣博愛的心胸,卻是欲要感化那些施暴者。

而具體怎麽感化,就請參考他釣魚傳播和平理念的方式了,卻是和某些被拯救又挨打的獸人種與吸血種經歷過的事情一般,是屬於語言與文字教育的範疇。

當然,所謂的語言包含了肢體語言這一點,卻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屬於不可或缺的部分。

除此之外,吳克還在離開人類聚落的半年間,在外面的世界闖出了戰爭攪屎棍的雅號。

哪裏有爭鬥他就會去哪裏,這個之前已經提到了,但沒有提到的,卻是一些更具體的東西。

比如,在加入爭鬥後,他到底會做些什麽?

而這得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在戰鬥發生前,他提前知道誰才是發動攻擊的一方,那麽,在戰鬥打響後,他就會直接去幫助被攻擊的那一方,打敗發起攻擊的一方,就比如那些遭遇了吸血女妖突襲的獸人種們。

至於第二種的話,那便是他發現了爭鬥後,若並不清楚是哪一方先動手攻擊的,又或者是兩方都具備責任的話,那麽,吳克就會選擇戰鬥裏,比較弱勢的一方加入,去打敗強勢的一方。

這聽起來是不是頗有種【路見不平,抽拳相助】的豪俠之感,但請停一下,這裏面有個很重要的問題,那便是【立場】的問題。

吳克的立場並不是站在任何參與大戰的一方,而是他自己的正義之念、和平之道上。

所以,你很容易就見到這一幕:上一秒才被他幫助的種族,下一秒就有可能因為與敵人的境況互換,而直接挨了他這個救命恩人突然抽出的一巴掌。

比如,還是那個獸人種戰士和吸血種女妖的例子,裏面就是很典型被吳克扇巴掌的情況。

【我保護你是因為你弱,我抽你是因為你想要做壞事……】

很簡單的行動模式,但卻不是那些並不清楚他是什麽情況的外人,能夠去理解的。

所以,在外人的眼裏,吳克就是個會在臨時陣營間不斷反復橫跳的神經病,還會在不斷跳反的期間宣傳著他那感覺起來,就像是腦子壞掉的家夥才會說出來的理論。

然而,偏偏就是他這個腦子出現問題的家夥,因為實力足夠強大、能夠在加入戰場後搖擺勝負的天平,導致了如今世界如火如荼的大戰情況,像是被澆了盆冷水那般。

如果有人能夠全局統計的話,就會發現如今這個世界的戰爭發生頻率,比他未出現在這個世界上、進行大肆活躍之前,足足降低了七八成的程度。

打個比方,若以前在一天內,這個世界會在各地發生總計十場遭遇、突襲等局部戰爭的話,那麽現在的這個時候,一天十場的戰爭頻率,就已經降低到了三四場、甚至是一兩場的程度。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要是你天天戰鬥,但又天天挨揍,被挨完揍後還要被留下寫檢討,而且還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正面收獲……

那麽,你是願意繼續挨揍,在大庭廣眾之下宣布自己是個抖M呢,還是對挨揍得到的痛苦形成了免疫,已經到了可以直接無視掉的程度呢?

很顯然,消停下來的種族,既沒有形成對挨揍這一行為形成免疫,也不想大庭廣眾之下宣布自身是個抖M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