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關於這首《蜻蜓》,毋庸置疑確實是一首好歌。無論是旋律還是填詞都非常樸實,容易引人共情,就連我剛聽的時候甚至都想到了自己剛到東京時的情景。”

和白川楓預料的相反,山本並沒有因為要談生意而故意貶低這首歌,反而大加稱贊了起來。

“可惜不能由白川桑來演唱確實是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尊重白川桑的選擇。那麽對於這首歌的版權問題,白川桑有什麽想法嗎?”山本目光灼灼的看向白川楓。

談到生意,山本又恢復精明的模樣。雖然他誇了一通歌曲的優點,但卻不首先開價。而是把問題拋給了白川楓,借此一探他心裏的底價。

只要探出對方的想法,那就好辦了。誰先出價誰就陷入被動。

如果這次只有白川楓自己一個愣頭青,說不定還就真如了山本的意。被這麽一問,很有可能就露了底。

可惜這次可是有明治大學教授保駕護航,大林真紀率先接過話茬。“山本桑,不知道貴社是準備買斷版權,還是只支付一筆歌曲使用費,後續版稅按照市場價給付?”

沒等來白川楓的回答倒是他的隨從率先開口了,山本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他一眼。不過他見白川楓一副就是如此的表情,也就明白對方也是懂行的。

“原來白川桑也是行內人,剛剛失禮了”山本先是欠了欠身,隨後手指輕敲了幾下筆尖,“既然如此,那麽大家索性直入主題吧。”

山本向邊上的人示意了一下,隨後他的助手起身給白川楓他們每人發了一份文件。

“這是我們內部討論的兩種可接受的方案,請諸位過目。

版權買斷,一次性支付1000萬日元。

版權使用,前期支付300萬,後期版稅分成按照當下市場價給付。”

白川楓看著手裏文件上那一連串的“0”,呼吸略微有些急促。

說實話一千萬日元,夠他撿垃圾撿個兩三年的了。

不過他沒被眼前的利益晃花了眼,而是很謹慎的轉頭和大林老師低聲商量起來。

版權買斷,顧名思義就是簽訂合同之後,這首歌曲以後就和他沒什麽關系了。

無論是後續的唱片分成,還是廣播電台、卡拉OK、電視台、以後的網絡等等所產生的費用,他都不會再拿到一分錢。

通俗的說就是一錘子買賣,白川楓只拿這一次的錢。

而版權使用,有點類似於唱片公司向作曲作詞家邀歌。除了開始的潤筆費,後續還參與歌曲所產生的各種各樣的分成。

兩種版稅收入優缺點都非常明顯,前者一次性支付大筆現金。後者第一筆使用費少了很多,但有後續分成。

聽了大林老師和武田教授的解釋,白川楓心裏也大概明白了版權交易這一塊的道道。

至於怎麽選,很簡單。那就是看這首歌的前景如何。

如果對這首歌信心十足,覺得它注定大火,他完全可以選擇後者,也就是參與版稅分成。

如果自己也拿不定歌曲的前景,或者急需用錢,那就可以直接拿一筆錢走人。

要說這首《蜻蜓》在後來有沒有大賣,銷量幾何,白川楓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這首歌在幾十年之後的後世,依舊有人在傳唱。網絡上也能找到演唱會的各種視頻,更何況國內還有小虎隊的改編。

所以在白川楓想來,這首歌的前景怎麽也不會太差。而且他又不急用錢,等得起。

大林真紀點頭表示理解了白川楓的想法,接下來的談判就由她接手。

白川楓只負責決定這首歌的處理方式,細節以及具體條款就交給大林老師和武田教授了。

對於學校的兩位老師,他還是非常放心的。明治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在東京所有大學中一直名列前茅。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老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就業輔導。就業方向、協議簽訂等等,都在學校的關照範圍之內。

因為這樣的好口碑,以及這次學校顧及他閱歷淺,主動聯系老師給他幫助。白川楓心裏對明治很是感激,真正有了那種對母校的歸屬感。

而這邊的談判桌上大林真紀也和山本你來我往,最終談下來的版權使用費提高到了500萬日元,但是版稅分成這一塊比市場價略低。

加上作曲作詞,白川楓可以拿到3%左右的版稅分成。也就是每賣出一張唱片,他可以拿到售價的3%。

市場價作詞作曲一共可以拿到接近4%,某些著名的作曲作詞家甚至可以獲得5%分成。

不過考慮到白川楓只是一個沒有名氣的新人,這樣的分成倒也不算太苛刻。

在大林真紀隱晦的示意下,白川楓也明白這差不多已經是寶麗多唱片的底價了。

略做考慮,他也爽快的點頭同意。今天這筆生意完全是意外之喜,更何況還有兩位老師傾力相助,他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