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被針對了

芯片的定價在後世大多遵循8:20的規律,前者是硬件成本,後者是定價。

也就是說一般芯片的價格,是硬件成本的2.5倍左右。

當然芯片的成本不僅僅包含硬件,還有設計成本、運行成本等,真正的利潤並不會達到一倍多。

把所有的成本扣除,凈利潤能有40%,已經算是盈利能力一流的梯隊了。

不過在80年代初的今天,這一條規律並不適用。

如今的芯片行業,可以算的上是真正的暴利行業。

在1971年問世的第一塊集成芯片,英特爾4004的售價是200美元。

當時這款芯片的主要使用產品是計算器,而因為芯片高昂的售價。

那時候夏普、惠普的計算器,售價高達十多萬日元。

是的,就是尋常生活中計算用的計算器,而不是計算機。

這樣昂貴的價格,除了商業公司買得起,普通人根本夠不著。

雖然是第一代芯片,但是4004高達200美元的售價,不用問肯定是暴利。

在那個年代凡是和芯片有關的產業,都是暴利。計算器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後來在1974年,英特爾和摩托羅拉分別推出了下一代8位芯片,Intel8080和MC6800。

它們的售價基本都保持在375美元左右,而僅僅兩年後Zilog和MOS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8位芯片,Z80和MOS6502。

Z80和MOS6502的售價大概在25~30美元區間內,比起英特爾和摩托羅拉,前兩者的售價大約是後兩者的十五分之一。

同是8位芯片,兩年後價格就降了十五倍。

而以二三十美元發售的Z80和MOS6502會虧本嗎?

當然不會,25美元的價格還在盈利,否則Zilog和MOS公司如何運營下去。

由此可想而知,之前英特爾和摩托羅拉的375美元,其中包含了多少倍的利潤。

所以在芯片剛剛發展的這些年,不用懷疑,利潤最少也有一兩倍。

而得益於Zilog和MOS公司的攪局,計算器界也打響了價格之戰。

其價格從最初的10萬日元一路下跌,時至今日直接被卡西歐打到了5000日元左右。

如此,計算器才從商業工具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但是今天16位芯片的價格依據高居不下,英特爾的8086售價360美元,縮水版8088售價125美元。

攪局者Zilog和MOS也有自己的16位芯片,但是因為工藝成本及受眾問題,並不能對英特爾他們造成威脅。

兩年之後,8088才稍微降了一點,現在大概在100美元左右。

SIC的8089就是對標的Intel8088,白川楓給它的定價是40美元。

這個價格其實SIC還是盈利的,只不過利潤沒有英特爾那麽恐怖而已。

SIC8089的制作成本大約在30美元,以現在的定價,每片盈利10美元左右。

這個利潤率在此時的芯片行業裏,基本可以肯定是最後面的那一列梯隊。

不是白川楓不想掙更多的錢,而是因為SIC剛剛入局,為了打開市場只能降低售價。

比其他廠商便宜了一半多的價格,理論性能還更加優秀,白川楓不信SIC8089會無人問津。

他對SIC的第一款芯片定位非常明確,那就是為了打開市場。

只要能打開市場,哪怕SIC8089不盈利,白川楓依舊會毫不猶豫的把它推向市場。

第一代芯片不盈利不要緊,就當作是在培育市場。

等第二代芯片推出之時,那時或許才是SIC盈利的初始。

不過以SIC8089如今40美元的價格,白川楓相信它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而且為了提高它的受眾面,嶋正利在設計之初,就以兼容英特爾匯編指令為目標。

除此之外SIC也開發了自己的匯編軟件,以及一些列的協助芯片都在設計中。

單單一款主芯片無法打天下,也無法占領市場。

從一開始SIC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這部分工作早就提前規劃,現在也正處於逐漸完善的過程中。

而且後續隨著良品率的提升,以及出貨量的增大,30美元的成本還可以繼續下壓。

之所以選擇街機作為第一個推廣用戶群,就是因為它半獨立的特性。

一款遊戲,一台街機,芯片只需為遊戲服務,沒有太多復雜的指令。

如果是用作計算機的CPU,不用想也知道會有很多BUG。

如今購買計算機的基本都是商業公司,問題太多,這不利於SIC的名聲。

街機作為第一個商用平台,正適合慢慢考驗出芯片的缺陷與不足,而又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加上南夢宮和白川電器關系不錯,毫無疑問第一個目標就是它。

除了南夢宮,太東那裏白川楓也會去拜訪。

雖然總體來說,街機市場有限。但是一整年下來,出貨量也還勉強能入眼。

一款街機遊戲如果比較受歡迎,一年賣出五六萬台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