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又是倆

聽到從白川楓口中吐出“日活”這兩個字,在座的眾人臉色都有些古怪。

無他,就因為這塊招牌太有名了。

別說霓虹了,就連來自後世的白川楓,在天朝的時候都聽說過它的大名。

提到“日活”,大家就會不自覺的聯想到“粉紅色電影”這個詞。

事實也的確如此,日活株式會社此時在霓虹就是成人向電影的代名詞。

其實在60年代以前,日活也是一家正經的電影公司。

只不過隨著電視的普及,以及經營決策上的失利,業績下滑嚴重。

無奈從70年代初開始,日活的電影風格全面轉向粉紅。

經過了十余年的發展,隨著粉紅電影的不斷發行。日活也起死回生,經營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而此刻為了進一步推廣CD-ROM的普及,白川楓也想到了人類的第一生產力。

在錄像帶市場,賣的最好的是什麽電影,當然是日活啊。

在座的眾人中,收藏有日活電影的就不在少數。

不過別誤會,日活雖然比較偏粉紅,但它不是艾薇。

稱它是軟式成人向電影,或許更恰當一些。

它的拍攝大量使用了錯位、模擬等手法,更注重朦朧感的表達。

“日活的電影更適合發行錄像帶,但與之相比,光碟才是它充分發揮威力的舞台。”

白川楓知道下面的人在想什麽,但白川電器又不參與日活電影的發行,這和他有什麽關系。

總不能市面上有大量的成人錄像帶,然後就怪罪於制造錄像機的廠商吧?

再說了在霓虹這些可都是合法生意,有需求就有市場。

“我們的光盤生產成本極低,相較於錄像帶我相信沒有一家內容制造商會拒絕它的存在。

同時在分別率上,這兩者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不存在誰優誰劣的說法。

利用好這一點,以CD-ROM為規格的影碟機未必沒有市場前景。”

聽了白川楓的分析,大家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剛剛光顧著想日活,卻忘了自家CD光盤最大的優勢。

現在的錄像帶市場,一盤拷貝有當下熱門電影的卡帶,至少6000日元起步。

即使選擇去錄像店租賃,一盤錄像帶的租用費也有1000~2000日元左右。

但是CD光盤的加工費才幾十日元,出貨給電影公司也最多兩三百日元的價格。

等到這些光盤流通進市場的時候,大概率售價也都在2000日元以內。

這麽一對比,電影公司會毫不猶豫的選擇CD光碟。

因為它的加工成本夠低,所承擔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而作為普通消費者,租一盤錄像帶一兩千日元,買一張全新的光盤也是一兩千日元。

這道題就是用腳選,也是買全新的光盤啊。

這兩者的分辨率都在320P左右,清晰度上肉眼幾乎看不出差別。

而光盤買了就屬於自己了,一些心愛的電影可以統統收藏進書櫃。

但如果是租的錄像帶,看完了還要還,連回味都不行。

所以這麽橫向一對比,CD光碟的優勢非常明顯。

“我們的影碟機在開發的時候,不妨也做差異化設計。

高档的影碟機不僅支持CD-ROM光碟的播放,同時還向下兼容CD-DA的讀取。

低端一點的影碟機則只需保證影像的輸出,在音質上就不用那麽講究了。”

白川楓的想法很簡單,高端的影碟機同時保證CD音樂的播放。

這樣不差錢的用戶買一台這樣的機器,就相當於同時有了兩種用途,音樂與電影雙重享受。

低端一點機器則相當於後世的VCD,畫質保證不輸於錄像帶,聲音聽個響就行。

“明白”中島平太郎神情興奮的點點頭。

不愧是社長大人,腦袋就是靈活。竟然能把CD-ROM的推廣,聯想到日活身上。

以霓虹人悶騷的性格,以後光盤一定會走進無數宅男的家。

“至於光驅的推廣……”白川楓頓了頓,“等兩個月之後我去米國再看看吧。”

目前白川電器能做的就是加快CD-ROM的推廣,至於光驅的問題,還要通過計算機手段來解決。

不過如果CD-ROM普及的夠快,倒逼計算機領域去適應它的發展也不是沒有可能。

……

白川電器的光驅上市已經有兩周了,雖然商務公司的評價不錯,但是在普通用戶群體卻對它並不是太感冒。

因為對於大眾來說,現在的光驅確實顯得有些雞肋。不能自由存儲的光盤,容量再大又有什麽用?

也因為這個原因,報紙上多了不少雜音。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質疑光驅的未來前景,還有的則在唱衰白川電器要遭遇生涯的滑鐵盧。

紛紛擾擾中白川電器只是聯合索尼,公布了明年將會推出可自由刻錄的光盤CD-R之後,就不再回應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