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萬全準備

“白川教授、細野教授,我們現在的STN以及TFT屏,生產成本大致在什麽範圍內?”

這兩樣LCD技術剛剛投入商用,說實話賣給卡西歐的出廠價,白川楓看了都是一陣乍舌。

比電子表大一些的TFT屏,竟然高達3萬日元。

就這一小片比白川電器的高端隨身聽都貴,難怪賣了一個多月銷量還沒到一萬。

當然這3萬日元包含了驅動IC在內,這算是SIC的打包出售價。

“TFT屏的成本因為良率問題,大概在七千日元。

驅動IC我們內部的計算成本是兩千日元,這兩者配套之後基本可以控制在一萬日元以內。”

不到30%的良率還是太低了,這讓LCD工廠的生產成本平白增加了一倍多。

當然白川英樹和細野秀雄也一直在不斷的改進工藝,預計再過幾個月還能再提升百分之七八左右。

TFT這種在玻璃基板上利用光刻技術,大面積燒錄晶體管的工藝,相對而言還非常不成熟。

想要提升良率只能一點一點的磨,當然除了設備,如果流程上再能有比較大的進步,良率的提升也會變快。

白川楓默默計算了一下,如果以一萬日元的成本計算。

3萬日元的出廠價,最後應該也能有1.5萬日元以上的利潤。

嘖,東西雖然不大,但利潤卻很可觀。

可惜,就是出貨量實在不大,否則確實可以稱的上是一座金山了。

“STN屏呢,它的良率還有辦法提升嗎?”如果白川楓沒記錯的話,STN屏的工藝要簡單的多。

“STN屏我們有信心在半年內,把良率提升到60%以上。”

STN不涉及光刻技術,僅此一點就注定了它的工藝改善要比TFT簡單的多。

但是為了提升它的響應速度以及增大像素點倍率,在工藝上還是比當初展示給白川楓看時要復雜了許多。

各種偏振片、濾光片不說,驅動IC性能也和TFT的相差不大。

但是成本上還是比後者低了不少,只有兩千日元左右,算上芯片總計不到五千日元。

STN給卡西歐的出貨價是1.4萬日元,SIC這裏大概能盈利八千日元左右。

如果出貨量上來,最後的利潤超過前者也不是什麽難事。

“下一階段我們的主要精力,要用在提升良率及節省成本之上。

至於TFT屏更大尺寸的研發,按部就班即可,不需要操之過急。”

“哈伊”白川英樹和細野秀雄都點頭表示明白。

同時他們也為白川楓的理智而感到欽佩,自己的老板並沒有因為外界熱炒TFT屏,就不計成本的投入下一階段的研發。

TFT的技術難度遠比想象的要復雜,材料、設備這些都制約了它的技術進步。

並不是靠砸錢就能解決這些問題,想要獲得比較大的突破,需要全產業鏈的進步。

白川楓也正是明白這一點,才沒有急著去開發更大尺寸的TFT屏。

如果問題那麽容易解決的話,後世也不會到了千禧年才開始大規模應用TFT技術。

現在松下、東芝這幾家一窩蜂湧進TFT-LCD領域,並且上來就開發14英寸的大顯示屏。

對於他們的雄心壯志,白川楓實在不看好。

不出意外的話在連續幾年巨額的投資之後,真正能堅持下來可能沒幾家。

和白川英樹他們一起商量了未來LCD的開發計劃後,白川楓又再次找到了島正利和中島平太郎他們。

關於明仁太子對自己的提醒,白川楓也是把大致情況告訴了他們。

當然消息來源就不必說的那麽詳細了,這一點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中島師兄、島桑,情況大概就是這樣,你們有什麽想法嗎?”

集思廣益,白川楓也想聽聽他們的看法。

不出所料的無論是中島平太郎,還是島正利,都神情嚴肅的陷入了沉思。

他們十分明白,如果通產省強制要求SIC公開芯片架構技術,那後者還真沒有什麽好辦法。

在十年前通產省能組織起幾家半導體企業,放下私心共同攻克DRAM技術,這中間也不全是靠利益在維護。

要說沒使什麽手段,白川楓是不信的。否則的話,NEC也不會乖乖把自己的技術拿出來貢獻給VLSI研究所了。

不,也不用什麽特別的手段。只需要通產省出面,相信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拒絕它的要求。

在國家機器面前,任何的反抗都是螳臂當車。

通過產省只要政策上稍微傾斜一下,或者隨便開幾張罰單,就能讓一家企業慢慢走向死亡。

這裏面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做了,強如NEC都得低頭,更何況現在還沒成長起來的SIC。

見他們都神情嚴肅卻沒有什麽建設性的提議,白川楓也是暗暗嘆了口氣。

這並不出乎他的意料,要是普通人聽到這樣的消息,或許連反抗的心思都不會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