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六鬼鬧東京

所謂的三大戰術,分別為擰毛巾戰術、共體時艱以及轉移生產基地。

擰毛巾戰術,即從生產環節的一點一滴抓起,最大限度節約生產成本。

像豐田那樣回收切削液、重復利用邊角料等,就是這種戰術的體現。

而共體時艱,簡單的說就是大量雇傭臨時工,老員工降薪,全員共渡難關。

在日本文化中,日本人對於公司有一種要“共渡難關”的信念。

如果公司困難,所有人都要節衣縮食幫助會社度過危機。

大家集體意識濃厚,基本能自覺的做到這一點,這是日本人的文化特征。

例如現在大阪的日通汽車零部件工廠,因為日元升值利潤銳減,經營遇到了危機。

他們的解決辦法不是大規模的裁員,而是雇傭更多的臨時工。

同時對正式員工實行減工資,減福利,以此來將利潤減少的損失降到最低。

因為員工的集體意識,雖然大家收入減少了,心裏唉聲嘆氣。

但員工絕對不會因此舉行罷工,或者威脅企業重把薪資新漲回去。

大家更習以為常的做法是,默默接受這一切,然後靜候事情出現轉機。

這要是放在西方,信不信老米們早就炸鍋了,甚至可能拿槍跟你拼命。

遊行、罷工、工會談判,直接一條龍走起。

但這就是霓虹,作為是全世界跳槽率最低的國家。

一個人從畢業起,就在一家工廠或者公司幹到退休的大有人在。

這種“共渡難關”的精神,在小企業身上有,在跨國大企業身上一樣有。

如果白川電器哪一天迫不得已的時候,說不定也會這麽做。

這一點不僅企業員工,甚至社會都會給予認同。

這就是固執、封閉、傳統,又過度重視集體意識的霓虹。

至於最後一種戰術,轉移生產基地,那就更好理解了。

這一點白川電器已經在做了,就是產能外遷。

不過今年因為匯率再次暴漲,現在考慮產能外遷的已經不僅僅是白川電器這樣的跨國大企業了。

一些膽大的個體戶日本商人,已經開始去華夏做相關考察。

這些日本商人大多是依賴出口貿易的中小型企業社長桑,他們做的東西也沒什麽技術含量。

大多是紡織品、拖鞋、石英表這些,都是技術含量一般的輕工業品。

去華夏那裏考察了一圈,這些商人很快就發現,在華夏生產的產品太便宜了。

一雙拖鞋在日本生產後的售價至少達到5美元,才不會虧本。

但如果在華夏生產,這些拖鞋拿到霓虹賣0.5美元就可以盈利。

這其中的成本之差,何止十倍。

於是這些日本商人就開始大舉投資華夏,把在華夏生產的輕工業品拿到霓虹、國外賣。

嘗到了甜頭的商人們,很快就發現這簡直是一個三贏的局面嘛。

日本百姓買到了廉價商品,贏了!

日本商人賺到了相當利潤,贏了!

華夏工人賺到了一定外匯,贏了!

瞧,贏贏贏!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贏了,實則它又給霓虹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隨著豐田、白川電器這些大企業產能外遷,現在中小型企業也加速外逃。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加速產業空心化。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中小型企業都選擇了投資海外,另外一些腦洞更大的就迅速找到了發財之路。

就比如白川楓現在正看到的電視新聞,它的報道當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六鬼鬧東京”,橫空出世!

聽聽這中二的名字,純正的霓虹媒體風。

“平均一天賺多少錢?”

“一億左右吧。”

“誒,這麽多?”

“哈哈,這只是小兒科,一天五億也試過。這樣的買賣太輕松了,一台電腦就可以掙錢。”

電視上一位梳著大背頭,臉上表情燦若菊花的中年人。他正齜著一對漏縫的大門牙,笑的非常開心。

這位中年人名為北茂,是阪和興業的社長桑。

阪和興業,“六鬼鬧東京”裏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而所謂的“六鬼鬧東京”就是指,六家企業在霓虹金融市場中大賺特賺的事。

阪和興業、山一證券、夏普商貿、伊藤商事、三菱信托、日本信托,他們就是六鬼的全部成員。

毫無疑問,這裏面最格格不入的一個就是阪和興業。

原本它只是日本一家傳統的,老老實實的鋼鐵生產商。風光時國內外30個辦事處,員工人數超1000人。

作為社長北茂幹了四十年圓鋼和鋼線出口,因為主要做出口生意,北茂對於外匯和匯率都異常敏感。

日元升值之後,這對於阪和興業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