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牛頭人

NTT是在85年由日本電信電話公社拆分而來,現在依舊保留了這一會社名,並被統稱為電電公社。

如果說NTT是繼承了日本電信電話公社的嫡系,那麽KDD(國際電信電話)就是被拆分出去的旁支。

這兩者之間有一定的淵源,算是出自郵政省之下的同一個部門。

不過毫無疑問作為嫡系NTT繼承了電信電話公社在國內的大部分業務,固定電話所使用的用戶基本都在NTT旗下。

至於KDD(國際電信電話),它只拿走了國際及國內部分的長途業務,算是以海外業務為主。

所以在看到白川電器和NUCT聯合推出了GSM信號的手機後,最急的就是NTT。

市話、短途及大多數的固話業務,都在NTT的主營範圍之內。

現在NUCT提前發布移動通信手機,那就是在瓜分它未來的基本盤市場啊。

因此在白川電器手機剛推出幾個月之後,NTT也火急火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移動通信手機。

其實這個項目NTT也早就在做了,前幾年市面上車載移動電話基本都是NTT的產品。

所以在技術積累上,NTT有自己的兩把刷子。

只不過因為白川電器和NUCT的動作太快,所以NTT才稍微慢了一籌。

NTT推出的TZ-802型移動電話,延續了摩托羅拉早期的設計風格。

一樣的磚塊式設計,一個手掌都不一定握得住。其重量更是高達900g,接近一公斤。

畢竟作為手機界的鼻祖,摩托羅拉被NTT當作參考對象也是正常思維習慣下的下意識動作。

但是白川楓不一樣啊,他見過了後世手機各種各樣的設計。

在技術可能的情況下,半翻蓋式的設計輕輕松松。

所以在辨識度上,白川電器的one系列手機獨樹一幟。

毫無疑問,這樣的設計在審美上也超出了板磚機太多。

不過憑借以前龐大的用戶群,NTT的移動電話雖然晚發布了幾個月。

但是很快,它就追上了NUCT。目前兩家運營商的用戶數量幾乎相差不大,都在五六十萬左右。

並且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兩者都在快速增長,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而在通信標準方面,NTT采用了自己的通信格式,FDD-FDMA-FM,也被簡稱為HICAP標準。

這種通信標準是NTT自己研發而成,作為國有機構的前身,其各種研究所都非常齊全。

從通信標準到手機終端的開發,一應俱全。

不過霓虹可不止就這兩家通信運營商,自從85年通信民營化以來,新成立且有一定規模的運營商就有好幾家。

除了前面提到的NTT、KDD,以及白川控股的聯合通訊(NUCT)。

還有以豐田為首聯合成立的日本移動通信(IDO),以京瓷為中心的第二電電(DDI),以國資企業改革的新電電(NCC),還有以建設省之下道路公益團體為法人的日本高速通信(TWJ)。

民營化的口子一放開,有實力的企業都在成立自己的通信集團。

目前這主流的七家之中,四家有國資背景,三家屬於財閥集團。

正式開展移動通信業務的有兩家,一家是有國資背景的NTT,一家是財閥集團於新型產業布局的NUCT。

而現在看到這兩家生意這麽紅火,其他幾家心裏能沒有點想法嗎?

當然有,不過因為因為布局的速度原因,無論是IDO、DDI亦或者TWJ他們都還沒有完成基站建設。

它們所采用的第一世代通信標準,也就是1G時代的模擬信號也是五花八門。

比如比如IDO采用了和NTT一樣的HICAP標準,DDI卻采用了TACS格式。

TACS格式是不列顛的通信標準,DDI和聯合通信(NUCT)一樣都引進了國外的技術。

只不過此時TACS在不列顛將會被慢慢整合到GSM格式中,後續不會再做深入開發。

但是作為1G時代模擬信號技術,這些都足夠用了。

全局看下來就會發現,霓虹的幾家通信運營商彼此之間通信格式不同,也不兼容。

而現在的手機又都是和運營商捆綁的合約機,這就意味著手機彼此之間是不通用的。

好吧,小日子之間的封閉玩法,從最開始就在內卷。

也正是因為彼此信號不兼容,這可把剩下幾家通信運營商難住了。

IDO還好說,它的信號格式和NTT相同,營業廳裏直接就可以賣NTT產的TZ-802型移動電話。

然後火速開展移動通信業務,即使基站沒覆蓋全也沒關系,至少東京、大阪等大都會都建好了。

但是采用了TACS標準的DDI就慘了,因為市面上僅有的兩家手機都不支持TACS格式。

沒辦法自家定制手機還在研發中,為了快速進場,DDI只能找上白川電器。

找白川電器幹啥?就是詢問白川電器是否接受委托,以生產TACS格式的移動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