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投名狀

白川楓今天除了參加經團聯的會議,他還要見一見幾位海外來客。

而這幾位海外來客,他們也大多是白川楓的老熟人。

蘋果公司的CEO斯卡利、IBM的路易斯,還有先鋒領航集團的伍德。

他們來找白川楓沒別的事,就是想融資SIC,然後運作SIC在米上市。

SIC已經成立了七年之久,如今它在霓虹已經是一塊響當當的招牌。

就本土市場而言,在計算機領域60%以上的處理器份額都被SIC拿下。

剩下的一小部分,東芝和日立使用的處理器芯片,還是SIC授權的產品。

也就是說基本上霓虹計算機的處理器芯片,差不多都和SIC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

因為從一開始就在專攻處理器領域,經過了幾年的苦心經營,SIC能達到的今日的局面也算實至名歸。

不過為什麽現在這些海外來客突然想融資SIC呢?那也和今年SIC在北米市場的表現有關。

如今在全球計算機市場,不計算霓虹本土的話。除了蘋果電腦、白川電器自家的筆記本電腦,在使用SIC的芯片外。

就在今年,另外一位北米的計算機制造商巨頭,也成為了SIC的重要客戶,它就是康柏電腦。

在新一代的便攜式電腦上,康柏采用了SIC的32位芯片80381,而後這款便攜式電腦截至年底銷量一舉突破了50萬台。

憑借這樣的業績,康柏今年在北米計算機市場的銷售額位列第三。

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也因此SIC再次走入了眾多計算機制造商的視野範圍內。

有了蘋果、康柏、以及白川電器自己的先後應用,SIC的性能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於是惠普、王安,甚至剛成立沒幾年的戴爾,都開始頻頻和SIC接觸,洽談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畢竟全世界範圍內所有的處理器芯片制造商,就SIC的產品最具性價比。

雖然日元升值明顯,然而因為SIC在初始定價就比同行低了一大截。

所以哪怕因為匯率原因,無形中漲價了許多。但是和英特爾、摩托羅拉它們相比,SIC的芯片依舊非常具有競爭力。

資本市場的選擇無關乎國籍,誰能創造的利潤多,那就選擇誰。

再往前推一推,康柏能選擇SIC。除了性能的原因,大概率也是因為它便宜的價格。

如今憑借蘋果、康柏以及白川電器自己,在北米處理器市場,SIC儼然緊隨摩托羅拉之後,成為了市場的老三。

華爾街一看,這家來自霓虹的科技公司年輕的過分,且還沒上市。

沒上市那正好啊,企業想要發展壯大上市是必然的選擇。

尤其是想在全球市場混,吃獨食就不要想了。

而提到上市,那正是華爾街最擅長的。

於是貪婪的資本開始仔細研究SIC的一切,很快他們就發現SIC的經營模式非常奇特。

這是一家純粹的設計型公司,它沒有自己的晶圓廠,全部依賴其他半導體公司代工。

這就很有意思了,因此有人越加感興趣,也有人失去了興趣。

畢竟作為科技制造業,沒有自己的重資產,那麽價值將大打折扣。

不過感興趣的人卻對此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輕資產設計公司反而風險較低。

另外他們發現,SIC已經在北米把自己的設計,授權給了一些半導體企業。

這種開明的做法,很他們印象中傳統的霓虹企業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最終兜兜轉轉,先鋒領航就找到了蘋果這裏,並想通過他們和SIC聊聊融資的可能性。

被譽為資產管理界無處不在的先鋒領航,之所以找上蘋果。

除了因為蘋果是SIC的客戶之一,另外先鋒領航也是蘋果的幕後股東。

而恰巧不知道從哪裏得知了消息的IBM也正有此想法,於是大家一拍即合索性組團飛到了霓虹。

面對他們的試探,白川楓並沒有一口回絕。

他深知如果SIC未來想在處理器市場擁有一席之地,僅在霓虹閉門造車是絕對不行的。

而作為計算機行業的中心,北米矽谷才是最佳的舞台。

不過想要拿下北米市場,單單依靠現在SIC自己可能嗎?

對此,白川楓也不得不持悲觀態度。

其他的先不說,看看霓虹半導體企業不得不含淚簽下《米日半導體協議》的結局,就知道了。

如果SIC一直是在本土蹦跶的小透明那也罷了,但是如果想進軍海外並且吃下相當大的市場,那麽霓虹DRAM芯片企業的下場就是它的前車之鑒。

所以想讓SIC成為未來處理器市場的一極,上市是必然,並且北米是重中之重。

不過雖然在上市的想法上,大家的目標比較一致。

但是關於SIC的經營方式,白川楓卻和IBM的路易斯產生了一定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