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荒唐

雖然大藏省一次性跨越了一個百分點,直接把利率由4.25%提升到了5.25%。

但是因為國民對土地的普遍性看好,堅挺的房價依舊在漲。

同時因為股市依托於樓市的原因,在經過了連續兩個多月的下跌後,日經指數現在已經趨於穩定並且維持在了25000點附近。

而且隨著房價的繼續上漲,很多不動產公司的股價也開始回升。

三菱、三井、東京物產等大手不動產會社的股票,甚至回到了三萬點附近。

看著一路狂瀉的日經指數終於停止下挫,無論是各大銀行、證券機構,還是普通民眾大家都松了口氣。

果然之前的預料是正確的,股價不可能一直跌的,總會有觸底反彈的時候。

現在已經開始回暖的股市,就是最好的證明。

同時大藏省和日銀看到回暖的股市也松了口氣,看來自己之前一系列的緊縮政策並不算激進嘛。

那些經濟專家一個個危言聳聽的站出來反對,說的好似霓虹將要遇到末日一般。

但是你看,形勢依舊一片大好……啊呸,房價依舊高居不下。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之前的動作還是太保守了。

股市並不是大藏省的最終目標,地產才是。

既然現在效果不盡如人意,那就加大力度。

於是在三月四月,政府接連出台了《土地基本法》、《綜合土地政策推進綱要》。

這兩個法律一個是加強對土地供給總量的控制,一個是加強了對土地價格的管控。

與此同時限制銀行對不動產的貸款總量,也是在從金融手段上對土地投資進一步限制。

這幾個法規政策的推行,標志著大藏省第一次從土地著手,開始限制樓市的膨脹。

除了這些,政府內部還在討論對土地征稅的可能性。

這可是一個大殺器,毫無疑問霓虹政府自己也很謹慎。

雖然還沒決定實施與否,但這些所有的動作,都是在圍繞土地而做。

從這裏也不難看出,政府準備擠破房地產泡沫的決心。

然而大藏省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政府頻繁的吹風會,都沒有阻擋人們對土地的熱情。

還是那句話,土地越用越少。霓虹就這點大的地方,地價怎麽可能會跌?

只要大藏省的那一刀沒有斬到痛處,市場就永遠不會放棄土地這塊肥肉。

從銀行著手限制不動產貸款總額?

沒問題,銀行不給我錢,那我就去其他地方貸。

這個時期霓虹除了銀行在向地產行業貸款,還有很多民間金融機構也在做貸款業務。

比如證券公司,比如披著投資公司外衣的私募機構。

他們實力或許沒有銀行那麽雄厚,但是民間的貸款總額加起來也有銀行業的75%左右。

所以大藏省限制商業銀行貸款總量的做法,並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土地問題。

在這個時期社會面上的貨幣總量其實非常充足,之前因為積蓄存在銀行裏沒有利息。

所以很多財團機構,包括民眾都想著把錢從銀行裏取出來,然後尋找下一個優質的投資產品。

這也是此前為什麽豐田商事能輕輕松松,從數萬民眾手裏就吸納2000億日元巨資的原因所在。

因為大家手裏確實有錢,存銀行沒利息那就去投資啊。

什麽黃金、藝術品收藏,這都是保守的老玩法了。

股市和放貸業務才是快速斂財的最佳利器,所以沒了銀行,不動產行業依舊不缺乏資金來源。

再說了即使大藏省限制商業銀行向房地產行業貸款,那些大銀行真的就甘願看著那些巨額貸款業務眼睜睜的從自己眼前溜走?

現在霓虹的銀行,依舊在執行貸款優先的那一套評價體系。

換言之,對銀行及相關從業人員的績效考察,還是看其簽下了多少貸款業務。

對於銀行常務或者分行行長來說,如果自己部門貸出去的額度大幅減少,那董事會上挨批是肯定的。

所以為了業績考慮,銀行在想法設法的把自己銀庫裏的錢往外貸。

大藏省對不動產貸款有限制?沒關系,我銀行不直接貸給地產公司不就行了嘛。

“不直接”這個詞可玄妙的很呢,地產公司不能貸,那我貸給其他機構或個人總沒問題吧?

比如說金融機構、民間投資會社、以及創業的個人。

至於這些流出去的錢,最後到了哪裏,那就不是我銀行能控制的了。

於是為了盡可能的放貸,很多銀行在貸款審核上反而放松了不少。

這其中包括第一勸銀、富士銀行、興業銀行等大規模銀行,甚至在某些操作上他們的行為,更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

大阪梅田區,依舊是那座“惠川”居酒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