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瞄準的肥肉

霓虹房價的暴跌,最先遭殃的當然是各大不動產公司。

因為所有的業務基本都源於土地,所以他們也將直面房市暴落帶來的沖擊。

虎之門大廈上發生的那一幕,差不多就是現在中小型不動產公司的真實寫照。

想想也是,很多熱門地段的價格直接腰斬。

這樣離譜的價格落差,直接就可以讓很多不動產公司宣告破產了。

按照經濟學理論,如果房價跌幅超過10%,那麽就可以稱之為房價崩盤。

如果跌幅超過30%,那就是房價投降。

而房價投降又叫做恐慌性拋售,現在霓虹一步到位,目前正處於這個階段。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霓虹就邁過了房價調整、房價崩盤、房價投降三個周期性的階段。

因為這一過程太快,大多數人都反應不及。

這包括銀行、不動產機構、企業,以及普通個人。

土地暴跌後的剩余價值,不足此前銀行貸款的一半。

毫無疑問不動產機構面臨著破產的危局,整個市場風聲鶴唳。

稍微一些風吹草動,就能引起大家的恐慌。

面對如此膽戰心驚的局面,有的會社選擇了直接投降,開始走破產程序。

還有的會社在努力自救,去銀行求貸,去市場把剩余的土地以低價出售,力求回籠資金。

然而面對樓市崩壞的局面,銀行很可能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只要資不抵債,銀行就有權力提前收回自己的貸款。

但很顯然這時候的不動產會社、企業根本沒有余力支付貸款,因此等待他們的很可能依舊是破產這一個結局。

面對崩潰的樓市,這是不動產會社以及企業等機構的選擇。

那麽普通人呢?要麽還一輩子比自己房子價值還高的貸款,要麽直接斷供。

但無論哪一條路,對於普通人而言都算不上美好。

看看此時的東京街頭就知道了,流浪漢人數明顯增多。

他們都是還不起房貸斷供,或者為了躲債,離婚後而無家可歸的人。

不過這還僅僅是開始,地價崩潰所帶來的影響,傳遞到普通人身上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毫無疑問無論是不動產會社陷入危機,還是普通人斷供,他們的選擇也直接給銀行帶來了大量的不良債務。

因為土地變得不值錢,銀行以土地為抵押的貸款,面臨著收不回來的窘境。

這些收不回來的貸款,就成為了銀行的壞賬、不良資產。

這時候就別說什麽帳外收益了,它們已經全部化為泡影。

因為有大筆不良資產出現,銀行內部也在不斷的爆出問題。

之前的金融醜聞還沒結束,地產沖擊又接踵而來,現在霓虹的各大銀行人人自危。

91年根據大藏省對21家銀行所作的調查看,因為一系列的沖擊銀行業的累計壞賬高達1100億美元。

這其中有三分之一與房地產有關,而現在才是土地沖擊的開始,在未來房價還會繼續下跌……

面對一片混亂的時局,也不知道半年前在會議上拒絕了,宮澤喜一托底的銀行頭取們怎麽想?

也許是毫不在意,也許是後悔不已,但此時大多數銀行已經沒有余力折騰什麽了。

面對與日俱增的壞賬,一些中小型銀行率先開始了抱團取暖。

埼玉與協和銀行只是第一波,他們雖然是地方性的小銀行,但二者的合並卻極具象征意義。

這代表著泡沫破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傳導至銀行這一端。

埼玉與協和銀行只是因為體量的原因,承受不住大面積壞賬所帶來的惡果,因此他們提前開啟了自救。

從這兩者的合並,白川楓已經可以推算出其他銀行,必定也遭遇了相同的問題。

之所以現在看起來沒什麽異常,那是因為他們還能支撐一段時間。

但是不會太久了,尤其是長銀開始拋售EIE的股票,這就是標志性的事件。

EIE國際以地產起家,它在世界範圍內有著大量的不動產投資。

酒店、大學、度假村、高爾夫球場,這些無一不和土地相關。

知道泡沫最鼎盛的時期,EIE國際旗下高爾夫球場的會員卡多少錢一張嗎?

3億日元!

泡沫時期什麽都能炒,炒股、炒地,包括炒高爾夫球場的會員卡。

那時候為了凸顯自己與平民的差別,富人們壓根不去普通球場。

這些由地產商開發的頂級球場才是他們追逐的目標,最好它還要是會員制。

EIE國際當初球場還沒建成,就開始迫不及待的發售會員卡。

球場都沒蓋好呢,就開始賣會員卡,這正常嗎?

有什麽不正常的,沒見天朝遍地期房,甚至直接賣樓花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