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手

92年初的這次國會,不僅商討金融業的救濟之策,同時上一年的經濟情況也會得到公布。

其他的數據先不說,僅僅91年的GDP就讓很多官員不寒而栗。

在89年時霓虹的GDP還能達到5%左右,90年變成了2.2%。

然而最近的一年,也就是去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0.34%!

如果只從數字上來看,霓虹的經濟是在倒退的。

從60年代開始騰飛以來,霓虹大多數時候經濟都保持著高速增長。

增速最快時GDP甚至超過了12%,然而經過了泡沫的一輪打擊,經濟已經完成負增長了?!

從天堂到地獄,如此快速的反轉,很多政府官員甚至都反應不過來。

不過頭疼的地方還不止如此,泡沫剛剛破滅,很多負面影響還沒出現。

金融業當前的情況也無比令人心憂,種種打擊之下,國會上很多官員表情都肅穆無比。

經過了幾天的討論,由大藏省牽頭準備對霓虹的金融業來一次徹底的清查盤點。

想要拯救銀行,想要維持“銀行不倒的神話”,那麽就必須搞清楚金融業此刻面臨的真實境地。

於是凡上報有巨額虧損的銀行,凡曾經向大藏省求援的銀行,必須接受大藏省指派的工作組。

這些工作組別的不幹,只負責摸清楚各家銀行的資產情況。

面對態度突然強硬無比的大藏省,各大銀行也只能默默接受。

因為這兩年霓虹的金融業確實是多事之秋,各種打擊接連不斷。

如果再不做些什麽,或許真的會有意料之外的事發生。

於是從92年初開始,大藏省的公務員開始全體出動,飛向霓虹大大小小的城市。

原本抗拒的長銀不得已,也只能老老實實接受調查。

經過了近三個月的摸底,公務員們帶回來的數據,讓大藏省驚得差點跳起來。

在去年當時21家銀行公布的壞賬是1100億美元左右,折合成日元是15萬億左右。

然而到了今年這個數字就翻了三四倍,達到了恐怖的50多萬億。

而巧的是這個數字正好和一年多前,宮澤喜一在別墅裏分發給眾多銀行頭取的預估數字相吻合。

不過當時的宮澤還是保守了,他召集的專家組預估的數字是以90年代末為分界線。

但現在才哪到哪,92年不過是90年代初而已。

之所以有那麽大的出入,地價繼續快速下跌是一個因素。

隨著時間的累積,銀行的不良資產也在快速擴大。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各大銀行無一不在掩蓋自己的壞賬。

做假賬,那是銀行業的傳統藝能好嗎。

尤其是長銀,大藏省在對它進行了徹底的清點之後。

面對那一筆筆賬務,前來的公務員直接陷入了沉默。

大藏相羽田在看完了長銀的資產情況後,也陷入了沉默。

什麽4萬億的虧損壞賬,那簡直騙鬼呢。

在之前長銀公布的總貸款額為12萬億左右,其中壞賬約為4萬億。

就這還是因為被媒體扒出來,才不得不老老實實公布數據。

然而無論是媒體,抑或是盯了長銀兩年的白川楓他們,都小瞧了長銀。

根據這次的調查,長銀的整體貸款資產為26.6萬億日元。

正常情況下,銀行有這麽的貸款業務,理應高興才是。

畢竟銀行放貸是它的主要盈利手段之一,無論你是特殊類銀行,還是普通銀行。

但是讓人難蚌的是,長銀這26.6萬億貸款中,有55%和房地產業相關。

現在的房地產業什麽情況還用說嗎?

樂觀估計,26.6萬億日元的貸款,搞不好有近40%會成為壞賬。

超過十萬億的不良資產,難怪大藏省此前撥付給長銀的2.8萬億救濟款像是打了水漂一樣。

這點錢對長銀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長銀是個大坑、無底洞,在看到報告的一瞬間大藏相羽田就為長銀判了死刑。

十萬億日元,大藏省咬咬牙能拿出來。

但是其他銀行怎麽辦?五十多萬億的負債足以葬送整個霓虹的金融業。

這時候即使和宮澤內閣不對付,羽田也不得不拿起電話開始向守相大人求援。

聽到羽田匯報的數字,宮澤也麻了。

這特麽怎麽救?經濟下行,國家也沒有余糧啊。

再說了每年的國家預算都有限,教育、醫療、農工商業、交通、科研,這些哪個不要錢。

總不能為了救金融就放棄其他行業吧,不說宮澤敢不敢做這個決定。

國會也絕對不會同意這一點,金融自己的醜聞與壞賬,為什麽要其他部門分擔責任。

面對這頭痛無比的數字,宮澤思慮再三還是決定讓大藏省先自救一波。

無論如何先把局勢穩住再說,不能再有進一步崩壞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