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四更◎

開學無疑是新鮮而又忙碌的。

適應新的校園環境, 認識新的老師同學,學習更深領域的專業知識。

有的時候甚至還得去醫院一趟,和白畫溝通交流, 用自己那毫無天賦的繪畫技術,跟白畫互相折磨。

一段時間下來, 哪怕自律如沈惠惠都有種快吃不消的感覺。

好在伴隨著周末的到來, 中秋佳節將至,沈惠惠終於可以抽出時間回家一趟。

當看到繡芬後, 沈惠惠一驚。

在南省別墅那段時間,繡芬養出了好氣色, 但內核精神依舊是萎靡的。

來到京都後, 她終於找到了生活樂趣,雙眼一天比一天明亮。

氣血養足了, 精氣神養好了, 再加上本身底子好, 直接逆生長。

以前的繡芬本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滄桑一些, 雖然是公認的美女, 但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她被生活折磨得, 年紀輕輕就已經蒼蒼老矣。

現在的繡芬,明明年歲一年一年地增長, 卻越發年輕漂亮, 很多不知道她年齡的人, 都以為她才三十歲。

沈惠惠看在眼裏,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就像繡芬熱衷於買新鮮的菜, 做各種好吃的美食, 想把沈惠惠養得白一點, 胖一點。

沈惠惠也希望在自己的影響下, 繡芬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愛自己的女性。

如今好不容易初見成果,只是短短數日不見,怎麽又回去了?!

繡芬現在每天吃的用的,都比在福水村要好很多,容貌上倒不至於有太大的變化。

但那明亮的雙眼,肉眼可見的暗淡,眼下的烏青雖然被她偷偷用化妝品蓋住了,但依然藏不住憔悴。

見到沈惠惠後,繡芬努力擠出和之前一樣的笑容,但在沈惠惠看不到的角落,她不自覺就放空發呆。

“媽,是發生了什麽讓您為難的事了嗎?”沈惠惠忍不住問道。

繡芬頓時回過神來,當看到沈惠惠的眼神後,知道瞞不住女兒,繡芬想了想,最終將畫館發生的事說了出來。

那天在畫館,繡芬和朋友們告別後,朝大門走了出去。

沒想到迎面走來一個年輕女人,和繡芬面對面撞了個正著,兩人摔成了一團。

倒地後,繡芬和女人互相扶著對方道歉,當看到彼此後,兩人皆是一愣。

女人容顏清秀娟麗,留著一頭烏黑秀亮的長發,身著一身得體的錦繡旗袍,將中式美人的氣質發揮地淋漓盡致。

然而繡芬的目光,卻不是聚焦在她美麗的面龐上,而是不由自主的被女人身上的旗袍吸引。

上好的真絲布料上,繡著不同顏色的絲線,針法細密,技藝精湛。

伴隨著工業化發展,機器刺繡早已普及,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機器刺繡和人工刺繡肉眼看不出什麽區別。

但對於繡芬這樣鉆研刺繡數年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她不僅一眼看出了這身旗袍上的刺繡是手工繡制的,更是一眼認出了針法與繡藝。

“是蘇繡,以黃金錘箔、撚線而成的純金線進行繡制,先將兩根金線並在一起放好壓平,然後開始下針,用顏色相近的絨線將兩根金線定在圖案上,兩根金線不斷變化盤旋,一次固定才能形成這樣的圖案,這是蘇繡中的盤金繡……”【注1】

繡芬說著,越看越入迷。

她從小學習刺繡,接觸的全都是最上等最機密的刺繡知識。

奈何她身處於農村,又趕上了工業發展的高速時期。

那個年代的農村人,連飯都快吃不起了,有一層布裹身當衣物已經是萬幸,誰會去深究什麽料子,什麽刺繡工藝?

後來雖然能接觸工廠和縣城的人,但人們早已適應了機器刺繡,對於這種代表“封建”的傳統工藝,是極為看不上的。

好的繡布和絲線,需要斥資巨款購入使用。

比如此時眼前這位年輕女子身上的刺繡,直接由黃金制成的絲線繡成。

哪怕不考慮布料工藝繡藝這些附加價值,光是把金錢拆下來,就價值不菲了!

以繡芬的人生經歷,根本沒有資格看到上層刺繡世家的作品。

九十年代的信息發展不如後世發達,像繡芬這樣的普通人,眼界很容易局限在眼前。

沒有敲門磚,她連門檻都進不去,更不用說接觸交流了。

這麽多年來,繡芬還是頭一次見到完美符合自己所學知識的珍品,明知道這樣盯著人的衣服不對,但繡芬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錯過這次,下次再看到這樣的繡品不知道得是什麽時候了,再看一眼,多一眼都好!

和繡芬不同,年輕女人的目光,則是聚焦在了繡芬的臉上。

這個年輕女人不是別人,正是姚家年輕一代奪得繡姓的首席,姚鈴。

作為京都名門望族,姚鈴認識的上流社會人物自然不少,和白家也有幾分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