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琉璃廠,地頭蛇

長順坊的琉璃廠,是天京城內出了名的淘貨地方。

古玩字畫,玉器陶瓷,碑文拓印,幾乎無所不有。

就連收藏行當裏冷僻到極點的,被朝廷明令禁止互通買賣的隨葬冥器,也能在這裏找到。

當然,得有熟客引路才行。

生臉孔的買家,出手再怎麽大方。

藏著冥器的家傳鋪子,一般也不會透底。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古人誠不欺我。

景朝承平一甲子,遼東九邊是爛攤子,年年發大災,可這大名府天京城,卻是繁華無比,熱鬧非常。”

紀淵一身雲鷹袍服,走在琉璃廠前門大街上。

就像是掃黃大隊長出現在會所裏,顯得格外的紮眼。

正經做生意的攤主還好,看到便問候一句。

那些靠著作假手藝,專門做局宰肥羊的騙子心中有鬼。

直接嚇得趕緊卷了鋪蓋,倉皇逃了。

閑逛半個時辰,紀淵一無所獲,無奈道:

“果然,古玩撿漏也不容易……贗品、仿作、假物太多,難怪都說逛琉璃廠是沙裏淘金。”

他走進沿街的茶鋪子,花兩文錢要了一碗涼茶。

有著皇天道圖,自行對道蘊產生感應。

孰為真品,孰為贗品,一眼就能看出來。

“仔細想來也合理,這琉璃廠前門、燈市口、西邊城隍廟,三條通達大街。

每天商客絡繹不絕,各個攤子、店鋪都被淘了一波又一波。

就算砂礫裏頭真有金子,恐怕早就被人撿光了。”

涼茶入腹,有股子暢快感,紀淵吐出一口濁氣。

想著要不要去名聲大的雲停齋、得意居、槐蔭閣去瞅瞅。

只是這些幾十年、上百年的老字號,擺出來的古玩物件絕不便宜。

非豪客巨賈,權貴王公拿不下來。

“小郎君,你要想找到有年份的,值得收藏的好貨,得去燈市口和城隍廟,前者是古玩字畫玉石印章的一條街,後者是……”

茶鋪子老板閑著無事,主動搭話。

不過說到後面,聲音戛然而止,像是說到了什麽禁忌話題。

“老板接著講啊?我聽著呢。”

紀淵端著粗瓷茶碗,輕笑道。

“小郎君,你在鎮撫司辦差,應當知道飯可以亂吃,有些話卻不能亂說。

小老兒剛才多嘴了,小郎君只當沒聽見。”

茶鋪子老板訕訕道。

“怎的,怕我抓你?景朝律例,平民百姓不因言獲罪,這個都不知道?

聽我一句勸,家裏與其供奉佛像,不如買一冊聖人編撰寫定的《大誥》。”

紀淵輕笑道。

“買了,買了!都說聖人所寫的《大誥》,擺在家裏驅邪,比道士和尚的桃木劍、符水管用多了。”

茶鋪子老板心裏一寒,幹笑了兩聲。

他左顧右盼,看到周圍沒人。

這才接著剛才的話頭,繼續說道:

“琉璃廠這片地界有三位地頭蛇,雲停齋的容二少,眼力第一等,古玩字畫是真是假,絕逃不過一雙法眼;

得意居的徐老,玉器、瓷器、陶器、鐵器……沒有他不了解的;

最後就是城隍廟的佛爺,天京城裏十家當鋪,一半都是他的。

那些盜墓挖墳,響馬盜匪,出掉手裏的紅貨、黃貨,最樂意走佛爺的路子。”

紀淵放下茶碗,笑問道:

“這些行當內情,你這麽幹脆說出來,不怕犯忌諱?”

茶鋪子老板似乎也很實誠,幹脆回答道:

“有啥忌諱的,琉璃廠裏假貨多,真品也不少。

朝廷那些大官,誰不愛收藏字畫、玉器?

去年,涼國公七十大壽,那座用一整塊五色石雕成的萬裏山河景,就是出自雲停齋的容家之手。

韓國公家裏擺著一株兩人高的珊瑚寶樹,得意居徐老親自送過去的。

至於佛爺,嘿嘿,小郎君,昨日南鎮撫司的宋指揮使,還往城隍廟去了呢。”

看來是一處得到官方默許的灰色地帶。

紀淵心裏明白,所謂的琉璃廠地頭蛇,背後應該都有各自的靠山。

就算真有愣頭青跑去舉報,估計也不會有動靜。

他摸出五十文錢排在桌上,輕聲道:

“相信老板也看得出來,我就是北鎮撫司一緹騎,兜裏沒多少銀兩,喜好個老物件,平時擱手裏把玩解悶。

既不圖名家手筆,也不求來歷驚人,敢問有什麽可靠路子可以推薦?”

茶鋪子老板臉上堆笑,心想是個上道的,介紹道:

“小郎君,你問對人了,老物件吧,通常就兩種來路。

一是剛出土的墓葬品,價格說不好,有貴到離譜的,也有賤價便宜的,只看成色與來歷,你過了前門,往西邊城隍廟走就是了,別進紅鋪子,得找黑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