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別開生面,比鬥幹飯

放在前朝,平民並沒有資格乘馬車、坐轎子。

必須是朝廷官身,且品級不能太低。

等到聖人鼎立天下,廢除了許多繁文縟節。

比如君臣之間的跪拜之禮,

不允許人口買賣,家中蓄養賤奴,

以及允許平民、富戶穿戴綾羅綢緞和乘坐馬車、轎子。

都是當今聖人的手筆。

這位一介布衣出身的天子,

還曾公然下旨大告玄洲。

聲稱只要著景朝衣冠,遵聖賢道理,慕正統王化。

即便是化外之民,也可以成為治下百姓,正常參加科舉,獲取功名。

這份胸襟氣度,實在難得一見。

“聽聞早三十年前,還有海外夷民跑到天京求學,互相比較武功,探討道理。

只不過隨著九邊擴軍,情勢愈發嚴峻,這才減少了往來。”

紀淵坐在寬大的馬車裏,感覺平穩得很,並沒有什麽顛簸。

不知道究竟是何原理,減震效果如此出色。

估計就算在裏面翻雲覆雨,外面也不會發現。

片刻後,馬車就進了內城。

許是插著通寶錢莊的旗子,並未遇到守城衛兵阻攔檢查。

紀淵掀開布簾瞧了兩眼,那種繁華熱鬧的氣息撲面而來。

街道闊達,可容納八架馬車並肩驅馳。

商鋪繁多,胭脂水粉、綢緞布行、戲園書局,可謂是應有盡有。

時常有錦袍少年成群結隊呼朋喚友,腰間佩刀簇擁而走。

“九爺,拙園到了。”

馬車緩緩而行,過了三座坊九條街終於停下。

青衣小廝還想搬來凳子,紀淵擺了擺手。

他不是什麽豪門大族,將種勛貴。

也不喜歡這般裝模作樣,刻意注重身份。

這座拙園大門口立著兩尊威武石獅,內裏別有洞天。

繞過山水影壁,過堂穿廊。

只見廳榭精美,花木繁茂,顯得幽深自然。

“天京秋冬嚴寒,竟能造出這麽一座江南水鄉風味的園子,真是有夠豪奢。”

紀淵感慨道。

他兩世為人,見識閱歷並不算淺薄。

區區一座園子,在心中掀不起什麽波瀾。

只是有些驚訝於那位通寶錢莊大老板,天京頭號財神爺,當今聖人的小舅子。

確實懂得享受,也舍得花錢。

“紀兄!紀兄,你總算來了,真是讓我等的好苦!”

到了舉辦小丹會的兩宜廳,洛與貞隔著老遠就開始喊道。

態度之熱切,叫旁人都有些驚訝。

畢竟,今天可不是太子東宮輔官當靠山的鄭玉羅辦這小丹會。

而是通寶錢莊三少爺,皇親國戚洛與貞廣邀各坊講武堂的年輕俊彥。

名頭不一樣,層次自然也就不一樣。

要知道,這偌大的景朝,

能夠跟洛與貞比一比家世的,唯有幾位藩王世子了。

“這人居然讓洛公子全然不顧禮儀風度,是有什麽驚天的來頭嗎?”

“看他穿著打扮,不像哪家國公、王爺的長房直系……”

“只怕是深藏不露的厲害角色,咱們小心一點對待準沒錯。”

“是極、是極,切莫失了禮數!”

“……”

天京三十六坊,三十六座講武堂,加在一起的考生恐怕有個數百人。

兩宜廳內約莫聚集了二十幾位,皆為拔得頭籌的頂尖之輩。

他們各個衣著華貴,氣度文雅。

紀淵大略掃了一眼,身子骨都很硬朗結實,呼吸綿長均勻。

應當都是內煉層次!

想到自己勤奮用功堅持不懈,整整練了半月有余。

才追得上這幫將種勛貴數年的辛苦努力,紀淵不由地輕嘆一聲:

“只能說皇天道圖還不夠強大,所以拖慢了我的修行進度。”

洛與貞快步走來,左右圍著一幹世家子弟,猶如眾星捧月。

他開口介紹道:

“這位就是倒拔千斤銅柱,箭壓楊休狗賊的紀淵紀九郎!如今太安坊講武堂的頭名,也是我的至交好友……

紀兄,讓我來為你引見,這是禮部侍郎家的雲公子,這位是……”

看到洛與貞如此殷勤,紀淵不好拂人家的面子,於是逐一拱手。

那幫將種勛貴剛開始也是面帶笑容,紛紛稱呼“紀兄”。

但得知紀淵並沒有什麽顯赫家世,驚人出身後。

那抹凝重神采如潮水退去,復又變得輕松起來。

當然,沖著洛與貞的面子,並不會有誰沒眼力勁跳出來羞辱挑釁。

這轉瞬之間的微妙變化,紀淵看了出來。

地主家傻兒子似的洛與貞,卻還蒙在鼓裏。

“紀兄,就等你來才好開席呢。”

這一句話,讓其他的將種勛貴更加不滿。

他們皆是家世、能力樣樣出眾,自小受到追捧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