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靈根之說,請為我看相

因為晉蘭舟的一番話,紀淵便在欽天監外殿的東廂房睡下了。

一夜無話,直至天光大亮。

“到底是中樞之地,藏風聚水,暗合格局,讓人心神清爽。”

翌日,紀淵早早起來。

周身毛孔吞納呼吸,帶動氣血運行。

隨著服氣功夫日益精深,他對身體的掌控也更加入微。

換做一般人,其實察覺不出來其中的差別。

“南門胡同的氣更濁、更雜?此處更清、更純?”

紀淵擰了擰眉頭,出門正好見到那位面容古板的邵姓掌殿,隨即問道。

“確實不錯,紀公子倒是敏銳。

欽天監的布局乃走九宮,定四方,開辟靈眼,鎮壓氣脈,正適合練氣之用。”

邵掌殿輕輕點頭,隨即仔細解釋道:

“天地之氣,本就分清、濁。

其上為清,其下為濁。

一者蘊含靈機,一者夾雜陰穢。

太古年間,以及更早以前,

仙道修士餐風飲霞,創出煉炁之道。

後來逐漸演變正道練氣、魔道練煞。

再到如今的百家尊武,氣血為王。

彼此之間談不上高下之分,不過隨之天道變化,歲月變遷,從而……演化、適應、傳承。”

紀淵挑了挑眉,心想道:

“欽天監中人,果然都有幾分真學識。”

他只是問了一句天地之氣,這位邵掌殿就能引經據典。

將其作為一個引子,串通了太古、上古、近古的修行體系變化。

可見平日用心鉆研,以致於隨手拈來。

紀淵漸漸聽得入神,書局裏賣的經史子集,市面流傳的武功秘笈,可不會提及這些“常識”。

“今日真是受益良多。”

他由衷地拱手致謝,旋即感慨道: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方為自然之道。

人亦如此,萬族亦如此,

修行,更是如此!”

邵掌殿古板面龐微微一動,反復琢磨“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八個字,咀嚼其中意味。

“紀公子說得精辟,寥寥幾字,勝過我千言萬語。”

若非深有體會,哪能說出這樣發人深省之言。

念及於此,他不禁有些惋惜,紀淵有這樣的見識和理解。

學文的話,應當也差不到哪裏去。

“過獎了。”

紀淵笑道。

“這是一盒氣血散,內服外敷都好使,有壯體之功,也有療傷之效。

紀公子登頂大名府京華榜,勞煩你過來畫像登記,這是欽天監的一點心意、也是一份賀禮。”

邵掌殿從大袖之內取出一方巴掌玉盒,遞了過去。

“分內之事,何必這麽客氣。”

紀淵也不推辭,大方接過。

欽天監出手就是不凡,氣血散價值幾何,且不去說。

僅這玉盒,拿去也能換個幾吊錢。

“咱們用完早食,再去見陳靈台郎也不遲,正好多聊一下太古煉炁、上古練氣的不同之處。”

邵掌殿平時醉心學問,加上性情剛正,也就是俗稱的“杠精”,根本無人願意與之交流。

好不容易逮著一個求知若渴的紀淵,哪裏能夠放過。

兩人便如幹柴烈火,一拍即合。

“陳靈台郎都等久了,你們怎麽還在閑談!

一頓早食,硬生生吃了一個時辰!”

最後是晉蘭舟過來尋人,方才結束了令雙方都感到滿意的“學術探討”。

“邵掌殿對於太古見聞、上古文化鉆研精深,令人佩服!”

紀淵真心實意道。

經過這次聊天,他對於這方世界的大致輪廓更清晰了一些。

太古仙道,上古正道,再到如今的氣血武道。

玄洲天地的修行環境日益衰退,形成了“末法之世”的共同認知。

仙佛絕跡,神話凋零。

只剩下百家尊武,儒、佛、道三座山頭劃分出來的武道五重天。

服氣、通脈、換血、真罡氣海、先天宗師。

以及虛無縹緲的神通之路!

“現在似紀九郎你這般好學之人當真不多,我平日待在欽天監通會殿,若再有什麽疑難,過來問我就是。”

邵掌殿一本滿足,輕舒了口氣。

多久沒有體會過這樣酣暢淋漓的感覺了?

胸有千萬卷,卻無人知、無人說,何其憋悶。

幸而得遇紀九郎!

別過輕易被刷了一波好感的邵掌殿,紀淵與晉蘭舟來到辟邪殿。

其中空曠悠遠,兩旁墻面密密麻麻擺著竹簡、玉簡等物。

頂上時而傳出機括轉動,滑道摩擦的細微聲音。

“紀九郎,請坐。”

殿內堂上,端坐著一位青色官服,兩鬢微白的儒雅男子。

左右兩端,分別立著兩個粉雕玉琢的天真童子。

從長相來看,陳靈台郎年輕時應當頗為俊逸風流,能迷倒不少閨閣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