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吉兇二神,從何而來,先天後天,孰高孰低

通過皇天道圖的映照,紀淵看到枯瘦老僧的色身之外,迅速浮現、凝聚出兩張迥異面孔。

一者體如赤鐵澆鑄,作忿怒相,仿如降魔金剛;

一者手持鋼刀,胯騎白獅,獠牙猙獰,似食人惡鬼。

“罷了,能夠下此惡咒,修為必然高深,咱們尋個地方再好好說。”

殺生僧駭人的氣息一放既收,又恢復成低眉順眼的平靜模樣。

長街之上的過往行人都未注意,目光至多在那襲白蟒飛魚服上停留片刻。

也許,這就是真人不露相?

紀淵忍不住好奇,一邊往狗肉館子走,一邊開口問道:

“大師,你究竟是個什麽境界?換血?氣海?宗師?”

他見過其他的吉神、兇神。

完全沒有殺生僧這般重若太嶽的壓迫感。

五方揭諦,羅刹惡鬼。

估計放在皇天道圖給出的天、地、人位階,都算是頗為厲害的“神祇”。

“徒兒,為師早就與你說過了。

佛門分四乘,老衲沒什麽慧根,修持一甲子,勉強入了中乘。

也就普普通通,比不得真正的高僧。”

枯瘦老和尚持著破缽,亦步亦趨跟在後面。

紀淵眯起眼睛,他雖然不通佛法,但曾找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裴途打聽過,如今算是一知半解。

何謂佛門四乘?

佛土之中,乃有四重法。

小乘也叫“聲聞乘”,修的法門為四諦。

只求清凈寂滅,自己度脫,可證阿羅漢果。

中乘則名“緣覺乘”,修行十二因緣,證得是辟支佛果。

大乘亦為“菩薩乘”,可超脫生死,遍觀三界,達成涅槃,證得初地菩薩。

最上乘,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可成八地之上,乃如來正法。

之所以如此劃分,是因為眾生根器不同。

需要由淺入深,逐步修持。

按照殺生僧的說法,他修持六十年,勉強踏入中乘層次。

既勘破一念無明,了斷諸般煩惱,足以稱得一聲大師。

“只不過,中乘……是佛法修為的指代,卻非武道境界。

果然,無論是野狐禪,還是佛門正宗,

只要做了和尚,都喜歡打機鋒。”

紀淵眸光閃爍,把疑問按在心裏。

如果只從剛才交手來判斷,他感覺殺生僧大概是換血七八次,鑄成法體的層次。

開辟氣海,凝練真罡,踏入四境,能夠成就內天地。

這樣的大高手,放在天京城都排得上號。

至於先天宗師,山河榜上必然有名。

沒道理跑到自己身邊,遊戲人間。

兩人出了太安坊,來到安業坊,走進一家狗肉館子。

掌櫃見到那身飛魚服,自動忽略乞丐般破落的老和尚,連忙迎進裏間。

“上酒,上菜,葷素都要。”

紀淵與李嚴、裴途來過幾次,也算熟客,照著平常的單子點了一通。

“徒兒,你與為師說實話,怎麽弄成這個樣子?”

等到掌櫃的離開,殺生僧沉聲問道。

“你應該知道,氣血武道,修的是氣,練的是血。

氣之長短,是左右廝殺鬥陣當中的勝負關鍵。

血之強弱,決定武者的積蓄與底蘊,究竟能走多長、多遠。”

紀淵頷首,他每次與人動手,皆能越級勝之。

其中一大依仗,便是通過改易命數,獲得遠超出本身境界的悠長氣息、強悍氣力。

也就是以功力壓境界。

“人之肉身,潛能無窮,如神藏一般。

三千年前,百家尊武,便是以三教道統,結合殺伐砥礪之道,從而開創出這一條前所未有之路。

讓後世之人,即便處於末法時代。

仍然有自強奮進,攀登絕巔的可能存在。”

平平無奇的枯瘦老和尚指著架起的炭爐,嚴肅說道:

“凡人之軀,少年血氣方剛,青年血氣強盛,中年血氣勃發,老年血氣衰弱,

就像是四季輪轉的天道定理,無法逆轉。

所以武道有成者,往往是少年為天驕,勇猛精進,

青年如璞玉雕琢,展露光華,

中年似神劍藏鋒,斬斷萬般無可阻擋。”

殺生僧頓了一頓,語氣惋惜,繼續說道:

“徒兒你本是這樣的大材,十五歲的年紀,連破服氣、通脈。

弱冠之前,步入換血三境,幾乎是板上釘釘。

可去了一趟萬年縣,你的肉身就像這爐子。

不斷地被添炭火、澆熱油。

短期而言,也許對武道提升幫助很大,

而長遠來看,極其損耗壽數。

便如同患上早衰病症,人活百歲即為一世,你過十載只剩殘生。”

不愧是大師,【燃髓】命數的特征被他一語挑破。

紀淵心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