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葬陰甕,半部煉字訣

子時一刻,自縣內的鎖龍井、鎖龍洞、懸劍橋入……

手中必須持有一枚龍鱗,才能成功進到洞天……

紀淵眸光收縮,莫名覺得墜龍窟與天京城內的陰市有些相似。

也不知道現世之外,陰世之內,究竟埋葬多少洞天遺跡?

“殿下想要臣選擇墜龍窟?”

約摸半盞茶的時辰,紀淵合上黑龍台甲字卷宗,擡頭問道。

“你小子可真不識好歹,一座上三品的小洞天,何其珍貴?

縱然殿前武舉奪了頭名都未必輪得到,本宮平白與你機會,沒有半句感激的話也就罷了。

怎麽變作你替本宮辦事了?莫非還想討要好處?”

白含章眉頭緊鎖,狀似惱怒道。

“殿下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發現一座上三品的小洞天,如何連個四境大高手都不調派?換作往常至少會出動一支衛軍才對。”

紀淵面不改色,他本就心思敏捷,如今不受命格、氣數壓制,仔細琢磨之下,豈會不明白白含章的真正用意。

“若臣猜測沒錯,南鎮撫司的那五人應該是勘驗記錄一切細節,繪制黃粱縣城的周遭地形。

北鎮撫司則負責尋找墜龍窟的入口,率領數百兵丁打個頭陣,並非真正的主力。

殿下適才說太醫局和天工院打包走了其中的藥田、器物,這代表朝廷已經成功進出過幾次。

但卷宗上並未附注小洞天的地勢、風貌,以及注意事項,不符合條例。

所以臣大膽猜測,南北衙門派出去的百戶、總旗,外加一眾兵丁,極有可能受到重大傷亡。

墜龍窟目前並未探明情況,甚至於還沒有被完全掌控。”

白含章眸光閃動,臉色一變,撫掌笑道:

“好你個紀九郎!果真是洞察入微!

若非敖景不肯放人,本宮說不定……誒,你都入了欽天監,再來東宮詹事府做個副使如何?

登基之後,至少保舉一個正三品的侍郎,或者巡狩一方的府主。”

已經有了社稷樓,北鎮撫司,如今再多一個東宮?

豈不是三姓家奴?

紀淵眼皮一跳,回以玩笑道:

“殿下,登基這話也能隨便亂說嗎?”

歷朝歷代的東宮儲君,最害怕的一樁事,便是為皇帝所忌憚。

父子相疑,乃天家常事。

“無妨,出本宮之口,入你的耳朵,傳不出去。

倘若再有第三個人知道,那定是你泄密,本宮尋你麻煩便好了。”

白含章似笑非笑,見到紀淵無動於衷,這才搖頭道:

“你這人好生無趣,聖人的大誥都寫明白,不可因言獲罪。

再者,本宮監國的時候連龍袍都穿了,怎麽會怕幾句穿鑿附會的流言蜚語。”

紀淵微微愣了一下,隨後感慨這位太子殿下的得位之穩,幾乎冠蓋古今所有儲君。

嫡長子,皇後所出,朝臣所向,奉旨監國。

若非是聖人坐關二十年,使得人心私念蠢蠢欲動。

其他幾位藩王,確實沒資格結黨立山頭,奪嫡爭大位。

根本毫無機會!

“算了,你這人是江河湖海的大蛟大蟒,遲早要化龍飛天,早早放進東宮的小池子裏,未必是好事。”

白含章忽地笑了笑,打消拉攏的心思。

他做人做事向來講究一個水到渠成,極少仗著身份強壓一頭。

涼國公那等自恃尊貴的跋扈做派,往往只能折服奴才,難以結交豪傑。

“多謝殿下體恤。”

紀淵再拱手道。

“你猜得不錯,那座墜龍窟並未徹底落入朝廷之手。

欽天監和黑龍台一開始沒有重視,最初只以為是下三品的小洞天,後來才發現不對。”

白含章回歸正題,這一次不再隱瞞,詳細說道:

“大約半月之前,南北鎮撫司摸索入口,進到其中。

攏共百余人,生還不過六人,分別帶回了十枚葵扇大小的龍鱗、幾株斷腸草和一份碎成幾份的輿圖。

之後陸陸續續再下去兩趟,都有收獲,死傷也多。

不得已之下,本宮只得命太醫局和天工院全部撤出,暫時擱置那處地方。”

白含章鎖起眉頭,擡手攝來另外一份卷宗,放在桌上。

他適才存了考較心思,關於墜龍窟這座上三品小洞天故意只說一半,藏住後面半截。

沒成想紀淵細致入微,迅速察覺出不對勁。

“夜長晝短,白天絕對安全,晚上就會死人……

天色一旦暗下,必有不詳……

不要靠近井、洞、橋、樹……

不要獨自進廟……

有龍影、龍吼……疑似未死。”

紀淵目光飛快掃過,這份卷宗比起之前多出許多細節。

不僅附注內容齊全,還有輿圖對照。

從鱗次櫛比的房屋和聳立高墻來看,墜龍窟實際是一座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