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丹書鐵券,謀逆不宥,子孫不赦

大景定國之後,聖人親自編纂《武經》,設立講武堂。

又將龍象、先登、大涼打散舊部,再收攏各地豪雄的殘余勢力。

最終建成十七支縱橫天下,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師。

其中,鷹揚、威武、豹韜,乃是攻城拔寨的百勝鐵騎。

幾乎攻無不克,鮮有敗績。

三支衛軍的大統領、總兵、參將、都尉……凡五品以上的武官。

多半都有大涼軍背景。

要麽父輩曾是楊洪舊部,

要麽自己的出身沾親帶故。

也正因此,這些人的升遷速度很快,堪稱平步青雲。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盤根錯節的楊家山頭。

“鷹揚衛與我,都只聽命於義父。”

趙無烈正色以對,沉聲回道:

“只要義父您還在,大涼的軍旗不倒,軍心就不會散!

大家都沒有忘記,當年聖人逐鹿天下,驅逐百蠻,是義父率先攻破西壘壁!

也是義父和晏帥一齊大破元都上京,以三十萬的兵形勢結合風林火山四勢,硬生生沖殺國師拔思飛!

後來,義父帶兵遠征嶺北,以少勝多,將百蠻皇族悉數鎮殺於捕魚海!

義父的赫赫聲威,那是一戰又一戰打出來的!

太子想打壓從龍功臣,卻要看三大衛軍答不答應!”

聽聞趙無烈的這番話,楊洪眼神恍惚。

耳邊似是傳來金戈鐵馬,戰鼓轟隆的龐大聲音。

他垂下頭顱,想起封爵國公的捕魚海之戰。

自己親率五千精騎,銜枚卷甲,截殺百蠻皇族所統領八萬軍士之眾。

大涼軍,楊字旗,所過之處,血肉成泥!

之後,俘獲後妃、公主、皇子,以及各種達官貴人,約莫三千余人。

挾帶的牲畜,足有九千多頭駱駝,十余萬頭牛羊。

另外,大批金銀丹藥糧草等輜重,裝滿五千輛大車。

當時卸下的鎧甲、兵器,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楊洪不僅放了一把沖天大火,將大帳城池悉數焚毀。

還把百蠻皇族的直系血裔,全部殺絕,未留一人。

遼東關外,那些苟延殘喘的殘余部族,至今沒能統合起來。

很大原因就在於,皇族徹底覆滅,群龍無首。

彼此都成了一盤散沙,整日沉溺廝殺內耗,再難恢復往日的輝煌。

“黃須兒,老夫會保住你的位子。

太子討來那封聖旨,無非就是逼老夫低頭服軟。

聖人當前,任誰都要退這一步。

刺殺之事已經敗露,那個遼東泥腿子拿到一塊鐵鷹令牌。

哪怕血鷹死士,未曾登記在兵部名冊,武功、兵器也查不到具體來歷。

但有此物,你的幹系就洗不脫。

甚至可能禍及鷹揚衛,攀咬國公府。”

楊洪語氣緩慢,一字一句似有千萬斤的沉重分量。

“義父放心,孩兒自會認罪,絕不牽連旁人。

哪怕下進詔獄,嚴刑拷打,亦是如此!

若義父不信,孩兒大可以寫一封認罪文書,再服毒自盡,斷去國公府的後患。”

趙無烈面色不變,那雙碧眼閃過冷意。

他反應很快,立刻猜到前因後果。

應該是孟長河背叛,讓遼東泥腿子得到鐵鷹令牌。

此物上呈東宮,引來太子的興師問罪,掀起軒然大波。

“白含章要追責,讓國公府殺子抵命。

聖旨當前,老夫不可能置之不理。

但是鷹揚衛大統領的位子,絕對丟不得。

沒了兵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更難善終!

所以,只能委屈榷兒了。”

楊洪面無表情,冷漠吐出這一句話。

“義父!”

趙無烈悚然動容,眸中綻出精光:

“二公子……將來還要承繼國公爵位!

義父,您有那麽多義子,不差孩兒一人,鷹揚衛大可交給其他兄弟!

就用我這條命去抵東宮怒火,當是報答義父傳藝提攜的如山恩情!”

楊洪面上似有幾分悲涼,搖頭道:

“晚了,老夫已經接旨,讓榷兒認下罪名。

義子、親子,老夫向來一視同仁,無論失掉哪個,都會心痛。

黃須兒,自今日起,你要把鷹揚衛牢牢握在手中,等待天時將至。”

他所收的十三個義子,趙無烈最孝順,凡事都為國公府著想。

拿他出去作為棄子,平息此事,是個好選擇。

但,楊洪舍不下鷹揚衛。

擔心會給白含章借題發揮,奪走兵權。

冷靜權衡之下,唯有拋掉親生骨肉的楊榷,方能了結這場臨頭大禍。

“義父!二公子這筆血仇,無烈記在心裏,日後必報!”

趙無烈咬牙切齒,他萬萬沒有料到。

這場必定功成的埋伏刺殺,竟會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