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官道之上,太歲之名

文武魁會設在城外三十裏的小寒山,這一日天光大亮,官道之上就已經擁擠不堪。

馬蹄踐踏,泥濘翻飛,驚得行人連忙閃躲後退。

進城的商隊,三三兩兩的販夫走卒。

皆是不情不願靠到一邊,等著成群結隊的門閥子弟過去。

眾人一邊抱怨,一邊打量那幫鮮衣怒馬,前呼後擁的將種勛貴。

“這些家夥都是什麽來頭?竟敢占住一整條官道?好大的威風!”

押送貨物的鏢局隊伍,裏頭有個挎著鋼刀的精悍漢子,不由好奇問道。

“趙四,你剛從北河府過來,不曉得大名府的景況。

騎馬的,都是將種,乘車的,皆為勛貴。

莫說咱們得罪不起,就算武行裏頭首屈一指的大龍頭,見著了也要賠笑臉。”

年紀大些的老鏢師從懷裏取出酒囊,小小抿了一口,樂呵呵道。

“原來如此,這麽硬的背景,日後前程指定差不了!”

名叫“趙四”的精悍漢子恍然大悟,嘖嘖說道:

“怪不得比咱那的縣尊老爺都要氣派!”

老鏢師好為人師,起了談興,偏過頭指點道:

“瞧見那匹高頭大馬沒?腦袋上長兩個小包,毛發油光水滑,像緞子似的。

這叫蛟馬,西北龍河牧場養出來的,每一匹都有造冊登記,可金貴了。

一般人莫說騎了,壓根就養不起。”

趙四滿臉羨慕,眼巴巴望著那匹飛馳而過的如火蛟馬,嘗試問道:

“得幾千兩銀子?”

老鏢師斜睨一眼,嗤笑道:

“你當是趕集買菜?幾千兩?那可是戰馬!

吃的是精細的草料,每天都要熬豆漿,再用十幾個雞蛋攪拌。

等這蛟馬吃完,還得帶出馬槽,牽著走個五六圈消消食,免得長一身沒用的肥膘。

你自個兒算一算,一年下來,怕是三四萬兩的雪花銀就灑出去了。”

趙四挎著鋼刀,張大嘴巴,似是難以想象,喃喃道:

“那麽多銀子,用來養馬喂馬,這馬莫不是吞金獸?”

見到鎮住才進鏢局的新人,老鏢師得意一笑,繼續賣弄道:

“蛟馬還不算什麽,那等真正拔尖的天驕種子,出門都有降伏的異獸。

我跟總鏢頭走南闖北,曾經看到過一頭騰雲駕霧的赤血龍馬。

真是了不得,生食虎豹,腳踏流火,跑起來像大地驚雷,轟隆作響。

須臾之間,如同電光,跨越三山五嶽……”

趙四聽得入迷,這等玄乎的傳聞,放在自己老家可難有。

果然,跋山涉水來到大名府,就是漲見識。

以後攢夠銀子回鄉,也有跟人吹噓的談資了。

“老李頭,剛才那個騎蛟馬的公子哥,應該是天京城裏最厲害的高手吧?”

趙四伸長脖子,眺望官道上熙熙攘攘的馬車隊伍。

“你這話就顯得井底之蛙了,大名府上有張京華榜,能進前十之列的,才配得上厲害兩個字。

想在前頭加個‘最’,那更是難如登天!”

老鏢師又飲了一口烈酒驅寒,眯起眼睛道:

“別看這幫將種勛貴興師動眾,浩浩蕩蕩……實則湊數而已。

他們是奔小寒山的文武魁會而去,給那些真正的年輕天驕搭搭台子,添些熱鬧。”

趙四湊過去,又問道:

“文武魁會是啥?”

老鏢師其實也所知不多,都是混跡市井聽來的閑言碎語。

但這時候不願意露怯,搜腸刮肚道:

“天驕種子的揚名之地。

你只需要知道,當年的大將軍宗平南,還有大都督譚文鷹。

未曾登頂鰲頭之前,都在文武魁會悍然交手,就能曉得它的分量了。

‘小槍仙’姜贏武,師從的是‘五鉤神飛’嶽觀禪,

飛熊衛的王中道,也是兵家高徒。

他們於十年前也戰過一次,不分勝負。”

聽到這些風采無匹的天之驕子、絕巔人物,趙四不由心潮澎湃。

可惜他沒念過幾年書,說不出“大丈夫當如是”這種豪言壯語。

“小寒山……難怪這些將種勛貴上趕著過去,換成是我,也想見識一下……那又是誰家的馬車?”

老鏢師斜斜瞅了一眼,笑道:

“這都不認得?洛家的馬車,他們開的通寶錢莊,景朝各地府州皆有。

沒見著那面旗子麽?外圓內方的銅錢,正是錢莊的標志。

你平日存銀子,兌寶鈔,難道看得少了?”

趙四有些不好意思,尷尬道:

“我這窮得叮當響,身上沒剩幾文錢,哪裏敢進錢莊。”

他正說著,便看到那輛插著銅錢旗子的馬車駛出城門。

四周縱馬的將種勛貴,紛紛自覺地閃開。

畢竟通寶錢莊的真正身份,可是皇親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