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虎七熊力,一口春秋刀

青山蓋雪,銀裝素裹,天地一片白茫茫。

紀淵縱馬而行,好似風馳電掣,卷起狂飆氣浪。

眨眼之間,便已來到小寒山腳下。

這裏本有眾多香火鼎盛的佛門寺院。

後來因為景朝的破山伐廟。

整個門庭險些就此斷絕。

隨著人丁日益稀少。

久而久之也就沒剩多少香火。

通寶錢莊的洛大老板,也就是洛與貞的老爹。

曉得自家姐姐,也就是那位皇後娘娘一心向佛。

可皇覺寺並不在天京城中,相隔著數州之地。

每敬一次香,都要舟車勞頓,未免受罪。

於是,幹脆一擲千金買下小寒山。

仿照名勝古寺,重新修繕。

又整頓山門,立起數百間的寬闊屋宇。

再延請南宗、北宗的佛門大德,挾一眾門人弟子前來。

真正的高僧,自然不會在意身外之物。

可沒奈何……

洛大老板實在給得太多。

破山伐廟後。

景朝治下的佛門情況大變。

各種規矩森嚴繁雜,條條框框明文眾多。

不許占有除朝廷分配以外的土地和田產,更不許從事放貸洗錢等非法生意。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凡有度牒的正規僧人,凡經過冊封認可的清凈寺廟。

都要按照不同規格,繳納賦稅。

這就讓不少偽出家的假和尚很難受了。

聖人甚至於為此,專門設立了“僧錄司”。

掌管寺院僧人的度牒勘察、考核校對、造冊登記、田產清點等大小公務。

若有逃稅的,拒交的。

事態嚴重,府州可發大軍鎮壓剿滅。

人道皇朝的鐵蹄之下,縱然六大真統都不敢以身試法。

所以,佛門早已沒了之前受豪紳庶民供養的好日子

大德也要考慮衣食住行,不可能像雲遊的行腳僧一樣,每天都是風餐露宿。

就算本身修為了得,斷絕五谷,可底下的徒弟又該怎麽辦?

這時候,洛大老板豪擲數萬金的大手筆,就顯得很有誠意了。

“小寒山近幾年香火極盛,遊人香客絡繹不絕。”

洛與貞走下馬車,跟牽著呼雷豹的紀淵並肩而行。

“一是每逢年節的時候,皇後娘娘都會出宮一趟,過來祈福敬香。

上行下效,那些誥命夫人、勛貴女眷,自然也到這裏,漸漸成為風氣。

二是寺廟每月都有施粥賑濟,為信眾看病診治,頗有些好名聲,

一傳十、十傳百,不少富商都以為小寒山的高僧,可以活死人肉白骨,

於是,不遠跨越數府前來求醫。”

紀淵放開韁繩,讓呼雷豹自去覓食,雙手負後,沿著平整寬闊的青石山道往上走。

“確實有幾分興盛氣象。”

識海之內的皇天道圖嘩啦抖動,華光蕩漾,映照周遭。

好似雲蒸霞蔚,神輝燦爛,交織成為古樸神秘的厚重大勢。

猶如一頭巨大的老龜,馱著巍峨山嶽。

紀淵如今看書多了,見識閱歷大大增厚。

當即知道這個地勢,頗為不凡。

其名,叫做“神龜負天碑”。

遠眺過去,小寒山上下四方,像一塊橫亙於天地間的龐然大碑。

下面山根匯聚地勢,凝聚出一頭昂首向天的萬載老龜。

兩者結合,正應了命書裏面的記載。

“人有氣數,山川河流亦有根脈。

山根吸納地氣,水脈孕育精氣。

長年累月之下,經過天地造化,都能養出與眾不同的‘勢’。”

紀淵心頭流淌過大段內容,思緒微微發散。

“三山五嶽,四瀆水脈,都是借氣養勢,武道高手亦是如此。

越厲害的人,越懂得借用萬物,成己身之大勢。

白行塵所說的,展露風姿,以勢壓人,用言辭犀利,行心靈交鋒……大概就有這一層意思。”

洛與貞走到半山腰,忽然駐足不前,眼中似有擔憂道:

“紀兄,那會上的年輕一輩,個個都是厲害角色。

不比京中吹得天花亂墜,實則外強中幹的將種勛貴。

你要為我出頭,當眾壓服娉兒……恐怕不容易。”

紀淵嘴角扯動一下,收下這份人情和感激。

他明白洛與貞的那種忐忑不安,今日的小寒山,除去那些看熱鬧、長見識的豪族子弟。

真正有資格列席而坐的與會者,皆非俗流。

從家世、傳承、戰績、再到自身的武骨天賦,都很不凡。

“洛三郎,你覺得我比不過懸空寺的玄明?

還是鬥不過真武山的徐懷英?亦或者是那位韓國公家的小世子?”

紀淵嘴角含笑,迎著呼嘯山風,長身而立,淡淡問道。

“紀兄不要誤會,你的手段、本事,經過楊休、萬年縣的扈家兄弟、涼國公府的客卿,大家都已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