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大國烹小鮮,除沉疴下猛藥

“敢問方丈,這座寒山寺的格局建造,是出自哪位大家的手筆?”

紀淵雙手負後,走出大雄寶殿。

跟著無嗔方丈緩步慢行,觀賞占地廣闊的連綿寺院。

他在社稷樓看了那麽多的藏書,對於雜學亦是有些見識。

作為寒山寺的主體,大雄寶殿九五開間,極為講究。

除去供奉坐佛的成道像,還有立佛的旃檀像,臥佛的涅槃像。

此為佛祖流傳於世的三大法相。

兩邊的殿宇,還有九尊銅像。

分別是“法身”、“報身”、“應身”。

以及豎三世,現在、過去、未來。

橫三世,婆娑世界、東方凈琉璃世界、西方極樂世界。

攏共九尊佛陀銅像,皆是栩栩如生,神態各異,令人生出敬畏之心。

這等莊嚴肅穆的宏大布局,放眼天下佛門都算少見。

絕非輕易砸錢,就能造得出來。

“哈哈哈,紀大人真個博學,竟然還懂得風水奇門,瞧得出其中的玄虛。”

許是看在皇覺寺隱脈傳人的名頭上,往日不苟言笑的無嗔方丈頗為和善,有問必答,淡淡道:

“不瞞你說,正是通寶錢莊的洛施主所為。

他出錢出力,興建此寺,為的就是免去皇後娘娘舟車勞頓的奔波之苦。

所以格外上心,凡事都親自過目,親自把關。

僅這大雄寶殿的世尊十身,就讓老衲開了眼界,徹底折服。

舍去華嚴寺首座,領下寒山寺的方丈之位。”

雖然是貴客召見,紀淵步子仍然放得很慢,仔細掃過一座座銅像。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

天下第一的巨富老板,豪擲萬金建起的寺院。

確實不同凡響。

這座寒山寺本身坐北朝南,二三十裏長的山道鋪就,直抵一大兩小的三解脫門。

再走過相對的鐘樓、鼓樓,就來到天王殿。

正中供奉彌勒像,左右是東、南、西、北四位天王,背面則是護法神韋馱天尊。

入殿上過一炷香,知客僧就會引到禪房、佛堂,用茶水和齋飯。

若要燒香祈福,便走過寬闊平整的長廊大道。

中間有幾座蓮池,養著數百尾的青紅鯉魚。

“藏風聚水,山勢相合,確實是大家手段!”

紀淵停在蓮池,看向來回遊走的一尾尾遊魚。

受到佛門氣韻的濃郁侵染,半數已具靈性。

長久下去,成為精怪修出道行都有可能。

繼續跟著無嗔法師,來到一座小殿。

廣闊達百丈的白玉廣場前,立著一座寶鼎。

上面銘刻殿名,背面則是龐大香爐。

燒著香燭、護身符牌之物。

濃煙滾滾。

殿前各有旗杆一對,雕龍柱一對,玲瓏塔一對。

內裏張掛經幡、歡門,及各種法器,顯得莊嚴肅穆。

顯然不是一般人可以踏足的地方。

“紀大人,這是‘真容院’,也叫菩薩頂。”

無嗔方丈止步腳步,伸手做出請狀,微笑道:

“貴客就在院內,紀大人自個兒進去便是。”

紀淵頷首,那座真容院的連綿殿宇,分別有黃、綠、藍三彩琉璃瓦覆蓋。

若是日出之時,陽光照射,更加顯得華壯妍麗。

尤其上面還用極為巧妙的手法,雕刻諸天龍象菩薩羅漢。

甫一望去,美不勝收。

難怪會被叫做“菩薩頂”。

“總算是領教到這位洛大老板的財力之雄厚,辦事之出眾。”

紀淵心思流傳,估計洛與貞是隨他母親。

他也沒有問無嗔方丈,那位貴客到底是誰。

孤身就向那座肅穆小殿走去。

能夠讓寒山寺的老方丈這般禮敬。

要麽權勢隆重,位極人臣。

要麽武功蓋世,位列宗師。

“鴻門宴?”

紀淵眉毛一挑,緩緩步入殿宇屋檐投下的陰影之中。

……

……

極少人知道,真容院的後山有一座萬佛閣。

八層高的重檐樓閣,從不對外開放。

內裏既沒有供奉佛像,也沒有菩薩羅漢法身。

而是燃著約莫成千上萬的長命青燈。

點點如浮遊,匯聚成汪洋。

照得通亮,直似佛光普照!

尋常人踏進此中。

無論信不信佛。

都會生出幾分敬畏之心。

一襲青色織金線的團龍大袍,孑然獨立於底樓中央。

外面風雪怒號,卻是半點寒意都透不進來。

約莫近萬盞的長命青燈,恰如平湖波瀾不驚。

踏,踏,踏。

一身常服的燕王白行塵,不知為何出現在此地。

他邁過門檻,走進這座萬佛閣,面色平靜道:

“老三,你私下約見紀九郎,是想做什麽?”

那襲青色織金線的團龍大袍衣角微動,轉過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