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第五方大印,烈火煉心猿

無、極、震、禪!

當紀淵心頭湧現這四個大字,像是猛然頓悟,眼中閃爍湛湛神光。

武學之道,向來是一通則百通。

他默默咀嚼“鬥、戰、勝”三個字,憑借石胎的驚人悟性,瞬間參出其中的關竅所在。

轟隆隆,八方雲動!

紀淵身前三尺,所立起的周天道場。

山字大印如通天神嶽,拔地而起,支撐四方。

水字大印似滔滔黑水,無窮無盡,蕩盡天下。

地字大印宛若載德厚土,上景皇庭,眾神叩拜。

更有一方雷字大印,仿佛霹靂當空,電蛇奔走。

顛倒陰陽,克制五行,凝聚出絲絲縷縷細若牛毛的銀色精芒!

山、水、地、雷。

這四方大印,由心而發。

彼此變化,演繹宏大氣象!

似是受到牽引,識海之內的九竅石人亦是睜開雙眼。

那道火眼金睛,如有烈芒垂流。

其身端坐於蓮台,牟尼寶珠化為功德袈裟,披落而下。

形體栩栩如生,好像真實不虛!

鬥戰勝佛之體,只差一線神意,就要徹底鑄成!

“降伏心猿,鎖住意馬……這是佛門、道門的修心法門。

可該如何伏之?如何鎖之?

一昧用蠻力鎮壓,便如缸中浮起的水瓢。

哪怕壓到底處,一旦松開,也會升起。

所以,必須伏心猿之暴烈,鎖意馬之野性。

才能真正做到,禪定不動,自見真如。”

紀淵輕輕吐出一口氣,心如平湖不起波瀾。

萬類生靈無時無刻都在產生的雜亂欲念,都在刹那間收斂不見。

殺意、怒氣、桀驁、兇狂、陰煞……全部歸於平靜。

就像是江河漲潮,緩緩淹沒原本突起的嶙峋亂石。

這樣的變化,讓神梟王感到極為意外,面上閃過一絲迷惑之色。

此時此刻,與它眼中,立於絕峰之上的紀淵。

冷峻的眉宇當中,所透出的不是淩雲傲氣、睥睨狂氣、銳烈霸氣。

反而呈現出無比的平和,無比的寧靜。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長鯨吸水,掀起再大的風浪,也超脫不出淵海之深。

真真是個修道種子。”

神梟王感應片刻,不由贊了一聲,神色也變得認真起來。

他吞吃掉徐懷英的三魂七魄,從中不僅僅攫取到武功招式,更有不少武學感悟。

雖然那個被水雲庵耍得團團轉的真武嫡傳,並沒有什麽令神梟王瞧得上的驚艷至理。

可作為六大真統之一,與老君教並稱南北聖地的真武山。

門中傳承的神功篇章自然都是字字珠璣,蘊含大道。

“神宵道書,以道為體,以法為用,內修玄機,攢簇五行,外合雷霆,脫胎化神……

這與上古十大正宗的五雷山,分明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成想,創立於今世的氣血武道,竟然能夠化道佛正宗為己用。

雖然無法成道,長生久視,但卻有不容忽視的殺伐之力,強橫之氣。

難怪可以在靈機枯竭的末法劫後,稱雄獨尊於巍巍玄洲!”

神梟王語氣充滿遺憾,自顧自感慨道。

要知道,上古之時的千般術法,萬種神通。

什麽搬山填海,風雷化劍,移身易命,吞煉星鬥……

諸多大道,皆是依托於靈機變化。

此為不可改動之根基。

誰又能想得到。

靈機亦有耗盡的那一日。

“道法是求於外界,以法合道。

而這……包羅萬象的氣血武功,付諸於內,等同於挖掘人體秘藏,熬煉精氣神三味大藥。

雖然最多打破人壽桎梏,只能撐到兩百載,但卻不再需要依靠靈機哺育。

如同需要活水的魚兒,長出雙腿,走上了岸。”

神梟王眸光大盛,收起本來的輕視之心。

遙想上古劫前,便是築基修士都有兩百壽數。

至於還丹、真嬰,輕松可度八百春秋。

似那等得道的劫法大修,堪稱千載不滅的一方巨頭,很有機會追逐長生道果。

“只不過……今法再強,終究創出的年月太短,底蘊積累不夠。

你們的五境宗師,也就還丹、真嬰層次。

換血三重天,撐死築基大圓滿罷了。

本王縱橫上古,便是頂尖真嬰,只差一步,便可步入劫法!

縱然修為點滴不存,也不可能敗給你個築基小輩!”

神梟王念頭轉動,眸光大盛,冷冷望向已經再無半點鋒芒,如同老僧入定的紀淵。

心知不能再給對方蓄勢的機會,否則的話,三魂七魄合以精氣神。

只怕甫一出手,便是石破天驚!

於是,它決定先下手為強!

“雷震舍利,神宵道體……這樣上乘的法門,卻不會用,活該被幾個女人玩弄於股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