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出靖州城三十裏,便是洪家村。

紀淵著一身常服,端坐在呼雷豹的馬背上,好似哪家高門的將種子弟。

那股不同俗流的冷峻氣質,怎麽也掩蓋不住。

氣運晉升封王,便如大勢加身、天地垂青,讓他即便放在蕓蕓眾生,也顯得鶴立雞群。

尤其是旁邊還跟著小白臉也似的裴途,鮮衣挎刀,更為矚目。

踏踏!

踏踏踏!

馬蹄踩過泥濘的官道,轉入更為難行的羊腸小路。

約莫半柱香左右,紀淵來到洪家村口處,幾個手腳壯實的閑漢蹲在大樹底下。

甫一見到生面孔,他們麻利起身,立刻就要上前盤問。

不過懾於紀淵胯下神駿非凡的呼雷豹,以及那身貴氣十足的藏青武袍。

幾個閑漢倒也比較客氣,張口問道:

“這位公子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

面對這等小嘍啰,根本無需紀淵出聲,自有裴途應付。

雖然裴四郎生得好皮囊,瞧著文弱和氣,可到底是北鎮撫司出來的鬥牛小旗。

他眼皮一掀,按住腰刀,面容微冷: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你們什麽來頭?管得這般寬?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都要跟你們報備一聲?”

幾個閑漢被殺過人的煞氣一沖,當場就雙腿發軟,只能結結巴巴道:

“村長……叫俺們守在這裏……莫要被外人……”

裴途也懶得跟幾個村中閑漢計較,隨手扯動韁繩,將他們驚散,隨後道:

“千戶大人,這洪家村有些古怪。

他們分明已經報了官,也將姓侯的扭送衙門。

事情鬧大才想著遮掩,是不是有些……後知後覺?”

紀淵念頭一動,勾動皇天道圖稍作映照,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他一邊縱馬前行,一邊笑道:

“只怕有些內情。”

洪家村並不大,攏共七八十戶。

紀淵和裴途兩個本就是生面孔,還騎著高頭大馬,紮眼得很。

剛一進村,裏正便就帶著青壯趕來:

“本村遭了鬼患,恕不招待。

還請兩位公子就此止步,免得萬一遇上什麽橫禍,平白丟了性命。”

紀淵翻身下馬,松開韁繩讓呼雷豹自個兒覓食。

緊接著,淡淡道:

“既是如此,為何不見官兵?

按照景朝律例,任何地方發生鬼患,必須上報州府衙門,然後疏散居住百姓。

由官兵把守各處要道,避免外人誤打誤撞進入其中。

洪家村連這點規矩都不懂?”

裏正心裏“咯噔”一跳,這面生的公子開口就是朝廷法規。

一言一行,莫名有種的濃烈威勢。

甚至於,比起他見過最大的官老爺——縣尊都要來得令人敬畏。

“還未請教公子是靖州城哪家高門?”

裏正屏氣凝神,將腰彎低道:

“侯端的確已被李家扭送到縣衙,但縣太爺並未派官兵過來,只交待老朽守住村中入口,別叫好事者過來探聽。

這位公子,咱們縣太爺來頭不一般。

跟什麽浣花劍池的謝掌門,還有州主孟大人,都認識。”

話裏話外的意思,飽含幾分警告。

紀淵聞言不由一笑:

“老丈你說巧了不是,我正好也認識謝明流和孟風來。

而且還有一兩分交情。”

聽到這個年輕公子平靜叫出浣花劍池掌門、靖州主的名字,裏正面皮劇烈抖動,更加摸不準紀淵的來頭。

一時間進退兩難,不知道該怎麽辦。

只得扭頭使個眼色,讓其中一個機靈的青壯跑去縣衙報信。

“老丈,我就是過來瞧一瞧,勞煩帶我去一趟侯端的住處。”

紀淵對此視若無睹,渾然沒把那位縣太爺放在眼裏。

他說話間有股不容拒絕的沉穩氣度,裏正絲毫不敢怠慢,連連點頭道:

“好好好!公子請跟老朽來!”

他驅散那幫氣勢洶洶的青壯,走在前面帶路。

繞過幾處田壟,跨過一條河堤,紀淵就看到幾間破落的茅草屋子。

“那就是侯端家,他本來在私塾念書,結果父親失足墜河淹死了,母親遭了一場大病,沒撐過去。

為了湊錢買藥,幾畝薄田也賣給李家。

如今只剩下這幾間茅草屋。”

裏正唉聲嘆氣,自顧自道:

“後來侯端給李家做佃農,他為人本分,倒也能過好日子。

只是約莫半旬前,他時常與同村幾個相熟的佃農,講起家裏出了怪事。”

紀淵也不嫌煩,接過話茬問道:

“家中無人,卻有熱飯肉菜?”

裏正嗯了一聲,眼中倒也沒什麽畏懼,遼東是百戰之地,陰魂不散鬧些動靜很正常。

所以才有走陰、停靈、保家仙等五花八門的民間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