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人壓萬道,宗師不得出

取我刀來?

兩個童子睜大雙眼,呆愣地站在原地,好像被嚇傻了一樣。

遼東武林眾所周知,聶吞吾封刀十年之久!

並且,曾在武林同道齊聚一堂的大典上。

公然放言,白山黑水三萬裏,再無一人可堪敵。

故而,封刀。

平心而論,這句話任誰來說。

都會顯得狂妄自大,觸犯眾怒!

但從聶吞吾口中講出,卻是那麽順理成章。

他一介無門無派的散人,成長至橫壓遼東的刀道大宗師。

其高歌猛進,登頂五重天的無敵路下。

可謂是白骨累累,橫屍千余。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尤其是,白山黑水這樣民風彪悍的苦寒地方。

若無過硬的本事,哪裏坐得穩頭把交椅?

像曾經稱雄北地的各大宗門。

比如雲雷山、長生府、玄冥派。

誰家的真傳,沒在聶吞吾的手上折戟過?

遼東聶無敵。

這是打出來的聲名!

殺出來的威望!

“莊主老爺,是要下山麽?”

兩個童子凝神屏息,大氣也不敢喘。

於他們而言,聶吞吾就是坐鎮白山的定海神針。

近二十年來,不管外面再怎麽風波險惡,刀王莊始終波瀾不驚。

因此,莊主老爺一旦移位,靜極思動,必然是有潑天的大事發生!

“時機未到,六重天的這一步,目前還跨不出去。

爾等無需多問,取刀便是。”

聶吞吾心平氣和,淡淡說道。

恐怕這兩個童子不會知道,他們的莊主老爺,早年間殺性很重。

而且嗜武成癡,遇到高手就要比試。

前期總是輸多贏少,靠著命硬,勉強強撐過來。

等到步入換血三重天,漸漸贏多輸少,博出幾分威風。

千難萬險躋身真罡四重天,便開始只贏不輸,漸成氣候!

直至突破五重天,這才慢慢收斂殺性,磨去銳意。

成為聖天峰頂,無悲無喜的一尊神!

“是是是!遵命!”

兩個童子趕忙點頭,如同小雞啄米。

他倆披上厚實保暖的毛皮大襖,匆匆走出大殿。

“一人壓萬道,真是千古無二!”

聶吞吾端坐於漆金大椅上,那雙好似九霄宏拔的深邃眸子,倒映出火盆裏頭的熊熊烈焰。

他於聖天峰頂,悟道二十年,養刀十年,自問已經極為接近那道神通之門!

可無論如何增進功力,完善武學。

始終都像霧裏看花,水中撈月,難以觸及真實。

直到最近,聶吞吾隱有所感。

方才明白,為何大道如青天,己身不得出。

“想來山河榜上的其余九人,亦是如我一般。

天無二日,一輪真陽遍照玄洲。

他不落山,誰又能出頭,放出光芒?”

這位白山大宗師輕嘆一聲,語氣當中並無什麽怨懟恨意。

越近氣血武道之絕巔,他越敬那位景朝聖人。

哪怕用天縱奇才,都不足以來形容。

只身背負億兆生靈的因果氣數,把持社稷神器,運轉乾坤日月。

竟還能踏足絕巔,傲視群雄!

這已經超脫“根骨資質”的範疇。

牽扯到玄之又玄的大道與天意。

“當世所有的大宗師,無法突破那重大關。

皆是因為一人,位於眾生之上。

只要他不跨出那一步,便沒有誰可以往前再進半寸!”

聶吞吾面無表情,眸中掠過一絲期待與欽佩。

在他看來,這才是真正的氣吞山河,胸納寰宇!

以此種真意神髓,演化出來的武學招式。

其威能之可怖,簡直無法揣測!

興許那就是“神通”?

“只不過……倘若山河榜上十位大宗師,多數皆有望踏過神通關。

那麽,獨占世間鰲頭的景朝聖人,應當早已晉升功成才對?

為何遲遲未見出關?”

聶吞吾眉頭輕皺,冥冥中有種預感。

當六重關打開的時候,天地將會迎來一場大變。

至於是好是壞,是福是禍。

他也無法隨意斷言。

“莊主老爺,刀已取來。”

兩個小童舉步維艱,一前一後用肩膀扛著兩尺余長的古刀,緩慢挪進冰冷空曠的割鹿宮。

聶吞吾並未多言,將那口古刀招到掌中,橫放於膝前。

如同老友相見,安靜躺在陳舊黑鞘中的傲絕刀,發出輕吟。

它曾經飽飲遼東無數高手的鮮血,而後被陳列於磨刀堂中,再也未曾展露過鋒芒。

“傳信去莊裏,讓文傑放出各州探子,讓人英歸來。”

聶吞吾摩挲刀鞘,閉上雙眸道:

“因果業債,是羅漢菩薩也煩惱的東西。

我早先便講過,他行的那種俠義道,不過順應心意,圖一時痛快與虛名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