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真龍寶穴孕神髓,風水奇珍擇明主

“既見靈山,為何不入?!”

宏大的雷音滾滾回響,攪得茫茫墨海動蕩不止。

擡眼望去,滿天神佛。

皆端坐於那座囊括九天,鎮壓十地的金色廟宇。

紀淵心神一震,頭頂三寸命數垂流,撫平雜亂念頭。

他的目光穿過重重迷霧,投向那座介於真實與虛幻間的巍巍神山。

其中似有八尊菩薩、四大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

無數散發莊嚴佛光的幢幢身影,由高到低,分列位席。

居於最上者,乃是一尊大佛!

本相模糊,難以看清。

其身好似烙印虛空,與道則法理交融,橫亙於古今未來。

“西天靈山,佛祖道場!

早已湮滅於數劫歲月的聖地,居然顯現於此!”

紀淵不禁感到驚訝,甚至有些難以置信。

眾所周知,西天靈山大雷音寺,乃是太古道場。

聲名之大,轟傳世間!

曾經有禪宗大能,費盡千辛萬苦,跋涉萬萬裏,沿途幾經艱險。

只為前往西天,得見靈山,求取大乘真經,弘法於人間!

太古劫前,天庭與陰司。

各自占據玄洲祖庭的上下兩界。

睥睨寰宇,宰執萬眾!

可像【世尊】、【道德】、【勾陳】等登臨尊位的原初仙神。

卻是多於人間開辟道場,傳續道統。

西天靈山,便是佛門最早的道場之一。

曾經與道門的八景宮齊名,為十類萬族共同敬仰。

“果然,虛空汪洋,並無實物,皆是道則法理所顯化。

心神若不能守住,沉淪無法自拔,反受其害。

可惜,魂魄長久滯留虛空寰宇。

容易受到侵染,叫四神盯上。”

紀淵沉下心神,運轉《不動山王經》。

如同一尊大佛端坐虛空,八風不動,沒受表象迷惑。

等他再次望向似有億萬丈高的巍峨靈山。

發現所謂神佛,不過是一條條縈繞神光的道則鎖鏈交織纏繞。

好像群龍翺翔,浩大絕倫。

那些菩薩、金剛、羅漢、揭諦。

均為一個個變化莫測的金色道文。

匯聚無窮佛光氣息,化成一篇玄奧晦澀的龐大經文!

劇烈的波動,驅散濃郁無比的道霧劫灰!

“大日如來……”

紀淵眸光閃爍,只認出那尊大佛所蘊含的道則法理,四個鬥大的道文熠熠放光,如同刀筆刻印於心間。

“西天靈山早被苦海淹沒,哪裏又能再次現世。

倘若看不穿虛幻表象,盲目追尋,最後只會活活耗死在虛空汪洋。

大日如來,光明遍照,正是臨濟大師所證之道。

他人,也許就在其中!”

紀淵念頭閃動,如乘小船,緩緩駛向那座道則法理顯化的巍峨靈山。

同出一脈的佛門武學彼此牽引,產生冥冥中的感應。

讓原本似近實遠的金色廟宇,主動靠向紀淵。

等他腳下一跨,如過門檻,輕易踏上那條崎嶇的道路。

行出一段,可見奇花異草、蒼松古柏,遍地都是;

又有靈宮寶闕,琳館珠庭,用於談道傳經,開壇說法。

紀淵心裏明白,那些全是過去之影。

好像雁過留痕,人過留聲一樣,殘存於虛空汪洋。

因此並未駐足逗留,去聽幾位高僧縱論佛理,也未帶走一物。

隨著他越接近靈山,越接近那座宏大無比的金色廟宇。

濃郁至極的佛光普照,不斷地洗滌三魂七魄。

置身於梵音、禪唱,紀淵緊守心神,不為所動,徒步攀登向上。

期間,他路過一處高廣奇制的臨崖精舍。

據說乃是阿難尊者入定的地方。

“末法劫至!苦海難渡!世尊……為何不見?”

寬大的磐石上,寫著幾個殷紅血字。

濃烈的絕望與悲意,蘊含於一橫一豎、一撇一捺。

哪怕歷經數劫之久,仍然未減絲毫。

“字如血海,滔滔不滅……真是高深莫測的境界修為!”

紀淵駐足片刻,搖頭道:

“此前聽臨濟大師說,自上古劫滅,大道縛上層層枷鎖,如同天關聳立。

因此,這三千年來,氣血武道止步五重天。

始終未曾見過,捉拿日月的大神通者!”

他略有感慨,暗自思忖聖人閉關二十年,究竟有沒有突破六重天?

雜念一閃即逝,隨著繼續往上攀登,那股磅礴的佛光幾乎凝為實質,形成一片金色汪洋。

若非紀淵晉升封王氣運,燦燦命數化為一頂虛幻旒冕,勉強扛得住,那股從金色廟宇中傳出的驚駭波動。

只怕早已舉步維艱,根本無法前進。

“菩薩倒坐、金剛破碎、羅漢泣血、揭諦飛灰……靈山,怎麽像是遭過大災的淒慘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