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鼎起薪火,變革天命,晉升命格完成

三道金色命數宛若熾烈大日,象征不同天意與地運的命格。

亙古不變也似,永遠懸照於寰宇絕巔。

若非齊聚北鬥七曜,縱然是大宗師。

也不可能登臨大位,觸碰這份貴不可言的命數氣運。

嘩啦!嘩啦啦!

皇天道圖抖動如浪,蕩漾出無形氣機,掃滅不斷垂流而下的濃重道韻。

免得紀淵心神再次失守,受到命格、命數的牽動吸引。

龐然如星辰,強盛似驕陽的三團璀璨金光,所散發出來的耀眼光芒。

足以叫十類眾生飛蛾撲火,舍生忘死,以求攫取煉化。

“三取其一,實難為也。”

紀淵心裏清楚,洗禮命數、晉升命格非同小可。

對於自身往後所走的道路,幹系極大。

倘若當初沒有選擇【腳踏七星】,而是攫取更為強橫,縱橫沙場的【武聖坐陣】。

那之後就會前往九邊,而非巡狩遼東。

興許可得其他的非凡際遇,卻注定不可能出現今時齊聚七曜,登臨北鬥的這份大造化?

當然,【黃天在上】走九九至尊的人皇道,以【泰平】立盛世。

【蒼天執子】行萬古長青的神仙道,以【萬物生】號令地祇。

這些也不全是一片通天坦途,康莊大道。

各種所要遭受的坎坷與劫難,並不少。

比如前者,需要割據府州地方。

裂土封王,豎立旗幟,收攏民心。

再得萬姓敬服,聚人道龍氣。

承接這道命格、命數。

就要面對景朝聖人、東宮太子、欽天監正、五軍都督府的譚文鷹、招搖山的宗平南……

粗略一算,至少得與七八尊位列當世絕頂的大宗師為敵。

“真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

紀淵搖頭一笑,他從未因為自個兒命數氣運卓絕不凡,便輕視天下群雄。

別的不說,僅聖人與太子的布局心思,就難以看透,無法揣測。

更何況,還有一出手便把天運子打得全無招架還手之力的欽天監正了。

至於後者,看似逍遙山水間,坐看閑雲起。

其人萬古長青,百世千秋不過彈指間。

可紀淵之前打算敕封白山黑水,還一掌收盡掖庭那幫野神。

對於立廟祭祀享用香火之事,自然也有幾分了解。

“神道講究一個‘許香火還願力’,裏頭牽扯的因果報應、善惡業債,尤為嚴重。

十年八載,甲子百歲,尚且感受不深。

只有等到大難臨頭的應劫之時,才會如夢初醒,猛然驚覺。

再者,神、人殊途,一旦登正位,就難起凡心了。

傳言,當年跟景朝聖人爭鋒的豐王陳洪基,便迎娶過一位水神娘娘。

江河水運與應天府城連為一體,號稱‘天險鐵壁’,不可能攻得破!

結果陳洪基兵敗,無需景朝動手,那個錯付的水神娘娘金身破碎,流散天地。

宛若千刀萬剮,永世煎熬……慘得不能再慘。”

紀淵心念流轉著,想到這一樁六十年前的隱秘往事。

他並非刻意去這樣思忖,那兩道路數迥異的尊貴命格有多麽不好。

只是以此告誡自己,切勿被潑天的造化砸昏頭,忽略裏頭暗藏的可怖劫數。

“往好處想的話,便是【黃天在上】得龍脈認可,真正的受命於大道,人間尊榮之極致;

而【蒼天執子】掌江河湖海,三山五嶽的‘封正’權柄,地祇神靈皆要聽從號令,不可違逆,便如臣子不敢頂撞觸怒帝王一樣。”

紀淵收攏雜念,眸光微動,擡頭望向那顆威烈如火,照徹大千的赤色星辰。

【命格】:【赤天巡霄】

【命數】:【革鼎(金)】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故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

得此命數加持,乃成火中煉金之數,求新求變,求破求立,凡是舊有之道,古老之路,皆可踏破伐滅,每破一道,得一鼎,每伐一路,得一薪。

以薪材之火,舉鼎而成燎原之勢,辟出己身道,橫壓萬千法。】

“伐道、滅道、破道、立道……要教日月換新天,以革鼎之志,行自我之路!永不沉淪藩籬窠臼,永不止步失卻本心!”

紀淵眸光閃爍,諸多念頭好似大浪滔天,拍打著心神魂魄。

【赤霄巡天】命格,【革鼎】命數,也不是百裏無一害。

恰恰相反,比起前面兩道,這一條還要更加兇險。

所謂革故鼎新,便是永遠求新求變,打破陳舊桎梏,不斷地向前辟道開路。

一旦紀淵失去進取之心,滿足於此。

那麽,命格命數凝聚而成的那口大鼎。

其中薪材所焚起的燎原烈火,就會把他本身的道心燒得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