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翌日, 康熙將太子召至乾清宮,面上難得帶上對太子的審視。

胤禛在他的打量下沒有任何懼意,“皇阿瑪有事要交代兒臣?”

“你即位後, 烏拉那拉氏和董鄂氏如何處置?”

胤禛不假思索, 顯然是早早想過這個問題了,“皇阿瑪, 烏拉那拉氏是兒臣嫡妻,兒臣不可能輕視她, 但是烏拉那拉氏一族犯下如此過錯, 且沁月也控制不住後院諸多妾室……”

他語氣頗有些自嘲, 相處十多年的夫妻, 彼此之間的感情哪是後院任何妾室能夠相比的,可是他偏偏在此次木蘭秋狝中看到烏拉那拉氏一族的不堪重用, 於情於理,烏拉那拉氏一族都當不得後族,皇室也絕對容忍不了這種對皇室權力覬覦, 試圖操控弘暉嫡福晉人選, 以達到烏拉那拉氏一族連出兩任皇後的目的。

甚至其目的將來可能還會擴散到下下任儲君之位——誰叫在木蘭秋狝之前,他確確實實是將嫡長子當成是自己最心儀的繼承人,烏拉那拉氏族人有持無恐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這是其一。

而其二就是他的嫡妻確實是把控不住後院的諸多妾室, 年氏有兄長在前,有底氣是理所應當的, 而瓜爾佳氏生養兩個和身子康健的阿哥, 又是府邸資歷最深的妾室之一, 仗著這一點在後院有底氣也是正常。

他知道沁月在防備忌憚什麽, 但是他也覺得在他的支持下, 後院的妾室都應該不在話下, 他也曾在沁月不在時告誡那幾個妾室不準不敬嫡福晉,也曾對沁月對後院妾室的滿不在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他和沁月確實是夫妻感情尚好,他也不可能為了妾室對自己的嫡妻不尊重。

可是即便如此,沁月還是管不了後院的妾室,都只能在他和皇額娘的支持下才勉強控制後院,他也不說什麽了,就現在的情況,烏拉那拉氏是成不了後族了。

若他只是雍親王,不至於會拋下嫡妻,但是他是皇阿瑪親自選出來的太子,他身後不僅僅是他一個人,他不可能為了夫妻感情就忘了自己身上的責任。

而且沁月對皇額娘不敬、私心滿滿,全然沒有嫡母的做態,自己還能將她當成從前的妻子嗎?

太子神色頗為復雜,“想來兒臣應該會將她放在高位吧。”但不會是皇後了。

而到了董鄂氏這裏,胤禛開口說道:

“董鄂氏是皇阿瑪給兒臣選的‘太子妃’,兒臣知道董鄂氏留在雍和宮是為何事,也知道她的身份不僅僅是側妃,將來她會是兒臣的嫡妻,是兒臣的皇後,因此兒臣與她相敬如賓,就是當夫妻處的。”

他不可能一進門就將董鄂氏看得比什麽都重要,但這是皇阿瑪為他挑選的‘太子妃’,他是得用對待嫡妻的態度對待他,且進府好些時候,董鄂氏確實表現出自身能力,將後院妻妾安插的人手都清理的幹幹凈凈,且對皇額娘尊敬,禮待後院子嗣。

尊敬皇額娘。

就這一點就足夠他將她擺在太子妃的位置上了。

“你明白就好。”貶妻為妾確實不是可取之道,但是比起後族空虛、且滿是野心,而皇後控制不住後宮妃子、還縱容娘家人的情形發生,他還寧願在自己能親眼目睹時將太子的太子妃欽定,省下更多麻煩。

他選擇董鄂氏就是這個原因,如果董鄂氏足夠清醒,是不會真把自己族人當成是有持無恐的後族,也不會借著自己當上皇後的身份肆意妄為,這是皇家交給她的,自然能輕易收回,出現第一個不被承認的孝獻皇後,還會差第二個嗎。

康熙盤著手上的佛珠,眼神凜然,“朕還有一事想問你。”

“皇阿瑪請說。”

“若朕將大清江山交給你了,你能不能守住這江山,給朕一個朗朗乾坤的大清。”

胤禛瞳孔一縮,拱了拱手,態度無比真切,鏗鏘有力道:“皇阿瑪放心,只要兒臣在的一天,必將對大清不辭辛勞,讓皇阿瑪看到大清鼎盛之勢!”

康熙突然就放緩了神色,“朕相信你是言出必行之人,朕終於可以放心了。”

皇阿瑪這意思是……胤禛不敢過多揣測,但是可想而知之後朝廷要掀起一番風波了。

……

這頭等太子出了乾清宮以後,康熙在禦案上斟酌幾番,才正式下了筆,梁九功一直在一旁配合的研墨。

只見康熙下筆的內容卻是與太子後院有關了,“太子嫡福晉舉止不端……令朕痛心疾首……不堪為太子妃……咨爾太子側妃董鄂氏,乃禮部尚書席爾達之女也,世德鐘祥,崇勛啟秀……堪得太子妃之位……欽哉。”

洋洋灑灑幾句話,就將董鄂氏太子妃的地位欽定了。

倘若太子以後即位,親自上演貶妻為妾就是世人對太子的數落了,這件事只能由他來做,身為皇阿瑪,對底下的兒媳不滿意很是正常,且外人任何辯駁的話語都說不出來,四福晉不是太子妃,更不是皇後,地位不至於到影響國本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