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勃朗寧的頭發又少了

羅斯威爾,槍械廠外,靶場。

“他混進去了?”

陳劍秋手裏拿著一支嶄新的步槍,一邊研究著槍的構造,一邊問道。

他的身邊放著一張木桌子,桌子上擺放著幾把槍和一些子彈。

“嗯,是的,克羅寧現在對他非常信任,簡直是左膀右臂。”站在一旁的飛鳥回答道。

他們口中的那個“他”,當然指的是潛伏進了勞工騎士團的霍利。

飛鳥把霍利傳過來的消息一一告訴了陳劍秋。

包括克羅寧的偏左的政治主張,以及和勞工騎士團總部還有加利福尼亞州其他工會之間的分歧。

陳劍秋“哦”了一聲。

對於這個年代美利堅這幫工會的主張,他有些不以為然。

這些主張往往是工會創始人提出的,是原始的,發自本能的,帶著嚴重的個人色彩。

這是一種美國式的怪現象。

最現代的趨向披上了最中世紀的外衣,而最民主的、甚至叛逆的精神隱藏在表面的、但實際上毫無力量的專制之下。

再加上各路牛鬼神蛇懷著各自目的混進了隊伍裏。

所以,陳劍秋始終認為他們缺乏足夠的視野和理論高度。

至少,他認為,在jieji層面,是不應當分民族的。

如果還把這個當做一種手段來壯大自己,就有些可恥了。

在這一點上,陳劍秋是不答應的。

“讓他繼續潛伏著吧,如果需要什麽幫助,及時和哈尼夫溝通。首要的是保證自己的安全,必要的時候可以減少聯系。”

陳劍秋叮囑道。

與此同時,他從身邊的木桌子上撿起了一個嵌著五發子彈的彈夾,壓進了彈倉。

陳劍秋把槍機向前推上,旋轉了九十度搭在邊上。

然後他舉起了手中的這把槍,對著遠處作為靶子的酒瓶扣動了扳機。

“砰!”

一聲震耳欲聾的槍響,酒瓶被打得粉碎。

陳劍秋向後拉動槍栓。

只聽得一聲清脆的哢噠聲。

黃澄澄的彈殼從彈倉裏彈了出來。

第二顆子彈上膛了。

他再次扣動了扳機。

毫無懸念的,酒瓶再一次粉碎了。

真是舒坦,果然拉大栓才是男人的浪漫。

“不錯。”陳劍秋摸著槍身,對一邊的勃朗寧說道,“比上次那個管式彈倉的好用多了。”

勃朗寧滿腦子的問號。

他還沒向陳劍秋介紹這把槍該怎麽用呢。

自己的老板為什麽這麽熟練?

兩年多以前,他弄出了第一把無煙火藥彈的原型槍,可因為是管式彈倉被陳劍秋瘋狂嘲笑。

不過那把命名為“羅斯威爾1882”的槍現在在美國銷得非常好。

還傳到了歐洲,據說法國人正在考慮批量生產裝備自己的部隊。

但陳劍秋還是讓他采用盒式彈倉並且進一步進行改進。

他的老板大言不慚地告訴他,自己會畫一張示意圖給他。

可當勃朗寧真正拿到那張所謂的示意圖時,整個人都傻了。

這也能叫畫?

太抽象了。

最終,還是假證技術專員,藝術品偽造專家,也是羅斯威爾唯一的畫家尼戈大師,根據陳劍秋的描述和之前的“抽象派作品”把示意圖畫了出來。

就這樣,還是花費了勃朗寧快兩年的時間,才把原型槍給弄出來。

陳劍秋畫的是Gew.98,也就是98K的爹,采用固定式雙排彈倉和旋轉後拉式槍機。

當然,他也分不太清楚自己畫的到底是爹還是兒子。

然而勃朗寧竟然還是依樣畫葫蘆弄出來了。

“學習”下法國人的,再“參考”下德國人的,作為穿越者的陳劍秋並沒有什麽負罪感。

“你試試呢。”陳劍秋把手中的槍遞給了身後的卡米拉。

在陳劍秋的指導下,卡米拉也試著打了幾發,對槍的性能表示滿意。

“回頭讓他們給你裝個瞄準鏡,比你以前那把好用多了。”陳劍秋說道。

他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其他幾把步槍。

當他的目光掃到其中的一把時,樂了。

陳劍秋拿起了這把槍,反復揣摩。

這不是Model 8麽?

這把槍是一把半自動步槍,如果在原來的時間線裏,偉大的槍械師設計師勃朗寧要在二十來年後才拿出來。

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各國軍方也好,民間也好,對自動武器和半自動武器都不是太感興趣。

覺得不夠穩定是一方面,思想的保守又是另外一方面。

再說了,杠杆步槍他不香嗎?

他瞄了一眼旁邊的勃朗寧,有點想笑。

如果不是自己逼著這位天才設計師研制半自動武器,那他永遠也想象不出他竟然有這樣的潛力。

“這槍太復雜了,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容易出問題,而且,零件極其難搞,成本很高,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