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看人下菜碟

威廉二世作為維多利亞女王的第一個外孫,這次來是參加女王的生日慶典的。

當然,他跨海來到英國的目的,絕不只有參加慶典這麽簡單。

跟隨著威廉的訪問團裏,有著各行各業的翹楚。

他們,是來談生意的。

在聽到肯特郡有一種新式的武器問世之後,威廉便帶著幾個人一起跟過來參觀。

他的身上,依舊充斥著歐洲皇族的傲慢,表情倨傲而冷漠。

他剛才的問話,同樣不是沖著陳劍秋的,而是對馬克沁。

顯然,他也把旁邊的這位華人,當成了馬克沁的助手。

“可以的,皇子殿下,我們願意接收來自於歐洲大陸的訂單。”馬克沁恭敬地說道。

“我要采購一批裝備我爺爺的近衛軍,具體的事項,你和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先生談吧。”

說完這些,威廉對旁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頭使了個眼色,自己便轉身離開了。

克虜伯先生走到馬克沁的身邊,跟他低聲交流了些什麽。

等到所有參觀的人都走了之後,馬克沁才向陳劍秋匯報了克虜伯跟他交流的內容。

“他約我們三天後在倫敦的德國商會見。”

陳劍秋有點納悶。

為什麽德國皇室或者軍方采購東西,跟自己談的人是克虜伯?

最終還是丘吉爾為他解答了這個疑惑。

克虜伯兵工廠規模龐大且和德國皇室關系匪淺。

他們的大炮為普魯士贏得了普法戰爭的勝利。

他們現在可以稱得上是德國皇室禦用軍火商和德意志軍國主義的基石。

想在德國做軍火生意,根本繞不開他們。

距離與德國人的談判還有三天。

但英國人的訂單先來了。

第二天下午,英國政府防禦工事督查安德魯-克拉克爵士來到了軍工廠。

他告訴馬克沁:

在經過充分評估後,英國政府決定先行采購十挺機槍。

談生意的事情,馬克沁決定還是讓陳劍秋自己來。

當時沒有隱形耳機,陳劍秋也不會腦海傳音。

馬克沁跑來跑去地當傳話筒,實在是不太像樣。

於是,穿著黑色布袍的陳劍秋來到了克拉克的面前。

“這是軍工廠真正的老板。”馬克沁向克拉克介紹道,“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華人。”

克拉克第一反應馬克沁不願意跟他談,找了一個托。

有影響力的華人他只知道一個:李中堂。

不過一來那人是個六十來歲的老頭,二來那人據說腦袋後面有個辮子,另外,軍火方面,那人只會向英法德買買買,哪有賣給自己武器的道理。

顯然這個年輕人不是李中堂。

當他還在疑惑的時候,陳劍秋已經先開口了。

“就十挺?”

流利的美式英語。

“是的,我們需要經過充分試驗和對比之後,才會決定是否下後面的訂單。”克拉克爵士回答道。

陳劍秋昨天花了一晚上和馬克沁一起估算了現在機槍量產的成本,大概每台在100英鎊(作者注:約合現在14000美元)左右。

“這樣吧,你們買得也不多,我賣你們300鎊一挺如何?”陳劍秋報了一個數字。

“可以,沒問題。”這個價格在克拉克看來,並不算高。

“我再送你每挺2000發子彈,怎麽樣?”陳劍秋繼續說道。

“好,好,沒問題。”克拉克很滿意。

賣槍還送子彈,這個老板還挺慷慨。

“我現在工廠裏就有現貨,如果需要的話,錢拿來,槍拖走。”陳劍秋指了指車間裏面。

“我們帶現金來了。”克拉克招呼了一聲。

十來個身穿制服的軍人走了進來,在馬克沁的帶領下,從車間裏把機槍往外推。

不一會兒,那十挺機槍便被掛在了馬匹後面。

而陳劍秋的手裏,也多了一沓50面值的英鎊。

“子彈用完了別忘了來我們這買哈,我們這裏也產子彈!”臨走之時,陳劍秋還不忘和克拉克揮手道別。

“老板,你怎麽還送他們每挺兩千發子彈?”

看著車隊遠去的背影,馬克沁有些不解地問道。

“兩千發?就我們那機槍的射速,幾分鐘就打完了。”

笑容掛上了陳劍秋的嘴角。

“我們的無煙火藥子彈,和英國現有的廠家生產的都不通用,到時候,他還是得來我這買。”

他忽然想起了什麽,轉過頭問了馬克沁一句:

“新型號你注冊專利了沒?”

“注冊了,剛出來的時候,就注冊了。”馬克沁匆匆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不一會兒掏了一張專利證書出來。

“那就好。”

陳劍秋意味深長地“嗯”了一聲。

又過了兩天,到了和德國人談判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