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農民供銷社

陳劍秋和飛鳥他們在這裏又呆了一段時間。

他們一邊躲避著聯邦騎兵的巡邏,一邊勘察著這片土地的詳情。

這裏確實是一個適合定居的好地方。

尤其是河的南岸,既可以圈一片現成的牧場,也可以開辟一大片農耕的土地。

俄克拉荷馬殖民協會的人眼光確實不錯,不過在他們的計劃裏,南岸的土地已經被瓜分完了。

“就這裏了!”陳劍秋踩了踩地上松軟的土,說道。

一群人在詳細繪制了周圍的地圖之後,離開了這片地方。

距離俄克拉荷馬地區開放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而開放的消息也通過各種渠道在東部和西部傳播開來。

越來越多人的開始湧向開放的邊境地區。

這些人大部分是新移民。

他們沒有趕上之前的西部土地開放。

這是最後的機會。

國會在堪薩斯州設立了兩個土地辦公室。

有十來個土地事務官在那裏負責這次的土地登記。

按照《宅地法》,這些美國公民們只需要繳納10美元的登記費,便能在這裏領得不超過160英畝的西部國有土地作為份地。

當然,他們後面如果在土地上居住或耕種滿五年,便可以以每英畝1.25美元的費用把這些土地納為己有。

這段時間,土地辦公室大門的門檻都被踏破了。

前來登記的人在門外排成了長龍,隊伍長達一公裏。

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申請的人中,出現了大量黃皮膚的面孔。

“你是美國公民?”

桌子的後面,土地事務官反復查看著對面一個華人遞來的身份資料。

他的身邊,有幾個拿著槍的聯邦士兵維持現場的秩序和保護事務官的安全。

“是的,先生,前年入的籍。”

華人操著一口熟練的英語,溫文爾雅地說道。

他穿著一件布衣,腦袋後面光禿禿的。

“可據我所知,法案出來之後,沒有華人可以獲得美國公民身份。”事務官的神情非常嚴肅。

“我的父親很多年前就是一個合法的公民了,我出生在美國,合法納稅,不偷不搶。”華人平靜地說道。

事務官仍是將信將疑。

“你在來這裏之前是做什麽的?”他繼續問道。

“我是一個工人,一個石油工人,在羅斯威爾煉油廠工作,先生。”華人回答道。

事務官瞟了一眼他手上厚厚的老繭。

他又開始檢查那份資料,想從裏面找出一絲做偽的痕跡。

然而很遺憾,這份資料是真的,沒有任何問題。

“前面怎麽這麽慢?!”

“喂!能不能快一點!”

“老子從昨天就過來排隊了,真他媽的墨跡!”

隊伍後面的人不見動靜,開始表達自己的不滿。

他們大多數是紅脖子,耿直、粗野,以自己是文盲為驕傲。

“閉嘴!你們這些鄉巴佬,不想登記的,可以現在就滾回去!”

維持秩序的聯邦軍官沖著隊伍吼道。

果然那些紅脖子更習慣這種交流方式。

他們很快閉上了嘴,回到了自己隊伍裏。

不過事務官也沒心思再糾結眼前這個華人的身份問題了。

在收取了他十美元的登記費用後,事務官在登記文件上蓋了一個戳,遞給了他。

最先注意到華人出現的,並非是官方。

而是蹲守在土地辦公室附近的殖民者協會的人。

這人是個在當時環境下普遍意義上的“盧瑟(loser)”,他完美地錯過了近年來西進運動中每一次的土地分配。

要麽是自己不趕趟,要麽就是被銀行和大地主們做局把土地坑走。

要不然他也不至於淪落到在殖民者協會住帳篷。

被搶地搶怕了的他敏銳地感知到了什麽。

於是第一時間趕到了協會在阿肯色城的大本營。

“會長,土地登記處發現了很多黃皮膚的華人!”他氣喘籲籲地對庫奇說道。

“華人?你是沒睡醒嗎?他們哪來的資格獲取土地?”庫奇有些不以為然。

“不,羅斯威爾有很多華人。”辮子男了解得更多一點,“他們好像都有公民身份。”

他思考了一下,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們是不是找他們的人談談,我總覺得這些人是有組織的。”

庫奇聽見這話,有些不太開心:

“談什麽談?我們有接近一千個全副武裝的戰士,還有重武器,還有協會上萬人的支持,跟著這些華人有什麽好談的?”

“到時候,跟那些沒加入協會的人一樣,只要敢輕舉妄動,就收拾他們!”

辮子男一想也對,便不再說話,轉身準備出門。

庫奇突然想起來還有事情沒有交待,他沖著辮子男的背影嚷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