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黑色星期五

1893年2月,華爾街68號,三江銀行。

格雷格·奧卡福先生原本應該感到非常自豪。

作為總經理,三江銀行在他的經營下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成為了西部的第一大銀行,並且將總部搬到了華爾街,有資格和摩根、花旗這些鼎鼎有名的金融業翹楚們平起平坐了。

但是此時他一點也開心不起來,憂心忡忡地看著窗戶外排著長隊等待兌付的人群。

他知道,這樣的長隊,同樣出現在三江銀行美國的每一個分部。

作為一個資深的金融從業者,這種情況讓他感到不寒而栗。

奧卡福強壯的胸大肌,此時也給不了他任何安全感。

“杵在窗口幹嘛,來,喝茶。”

這個時候唯一能讓他感到安心的聲音從背後傳了過來。

陳劍秋穿著一件寬松的布袍,坐在木制的椅子上,興趣盎然地泡著功夫茶。

一旁的茶洗中倒著第一道不喝的茶液,飄著裊裊青汽,香味沁人心脾。

奧卡福回身走到了茶幾邊上,雙手接過陳劍秋遞給他的一盞茶,放到嘴邊輕輕品了一口。

“怎麽樣,不錯吧?上好的碧螺春,從東方運過來的,只可惜是去年的陳茶,等到今年清明節前,我看能不能讓他們收一點,眼巴巴指望著的人可不少。”

陳劍秋口中眼巴巴的客人,指的是小阿斯特。

他現在非常喜歡喝茶,而在他的影響下,紐約上流圈層也有一幫富豪和政客沉迷於茶道。

奧卡福將茶盞中剩下的茶一飲而盡,同時將茶盞放在了茶幾上。

他憂心忡忡地看著陳劍秋:

“老板,自從聯邦政府頒布了《謝爾曼白銀采購法》之後,我們越來越多的客戶都在出售自己的資產,並且將其兌付成黃金,我怕後續銀行的壓力會很大啊!”

奧卡福所說的《謝爾曼白銀采購法》,和陳劍秋幾年前在白銀協會上聽到的如出一轍。

協會和復本位制度的擁躉者通過各種渠道推銷著他們的構想,通過國會向總統施壓。

最終克利夫蘭迫於無奈,簽署了這個法案。

他不想看到民主黨在他的任期內四分五裂。

聯邦政府開始大量收購白銀,發行紙幣。

但久經沙場的美利堅老百姓們沒那麽容易糊弄。

這一舉動被視為政府對金本位制度的一種放棄。

於是大量的有產者開始變賣資產,換成黃金。

而同樣的行為,陳劍秋幾年前就在做了,他的手上,現在已經囤積了上千萬美元的黃金。

“我幾年前讓你控制信貸的授權和規模了,當時你嘴上沒說什麽,心裏肯定也埋怨我保守吧?”

陳劍秋的兩根手指捏著茶盞,慢慢品著,緩緩說道。

“可是,我還是擔心……”奧卡福依舊有些犯愁。

盡管有著強大的黃金貯備,他依然擔心三江銀行會受到極大的沖擊。

“這是一個機會,贏家通吃,放心,我們不會是倒下的那個。”

陳劍秋喝完了茶盞裏的茶,開始倒第二杯。

這時候,塞拉斯手裏提著個包,從門外走了進來。

“陳先生,您找我?”他看了一眼坐立不安的奧卡福和怡然自得的陳劍秋,然後開始打量起了這間辦公室。

這是三江銀行的總部搬到紐約後,第一次來到這裏。

這個辦公室的擺設和裝飾看起來像一個頗具東方的風格,墻上掛著書畫,木制的東方風格的家具以一個極為考究的方位擺放著。

“來了?”陳劍秋夾出了一個新的茶盞,右手從身邊的爐子上提起了開水,澆在了茶盞上。

在燙完茶具後,陳劍秋給那個茶盞裏,又倒上了一盞茶。

“來,喝茶。”他指了指對面的木椅子。

塞拉斯坐了下來,把包放在了身側,同時接過了茶盞。

“我們手上太平洋公司鐵路的股份還剩多少?”陳劍秋問道。

“還有不到百分之十。”

“聖菲鐵路公司的呢?”

“大約百分之五十,費城鐵路公司的豪克先生購去了我們大部分的股份。”

塞拉斯脫口而出。

這幾年來,他一直在操作這個事情,所以對這些事情數據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五,替我把剩下的股份全部拋出去。”陳劍秋又喝完了第二盞茶。

塞拉斯和奧卡福愣住了,他們同時將目光看向陳劍秋。

“這樣會給市場帶來極大的波動!”塞拉斯很嚴肅地提醒道。

兩個鐵路公司百分之十左右的股票看上去似乎並不多,但是在同時減持拋售的話,會掀起不小的波瀾。

陳劍秋笑了。

他開始給自己倒第三盞茶:

“不錯,可是那和我又有什麽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