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這聽起來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不過作為車輛工程師的狄塞爾,還是沒有辦法理解自己老板的想法。

“老板,我們要那玩意兒幹什麽?”他想了許久之後,在一旁弱弱地問道。

“犁地啊。”

陳劍秋心不在焉地回答道。

是啊,可不就是犁地麽,不過具體是用履帶犁,還是用炮彈犁,那就不一定了。

他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了上百輛坦克在奇瓦瓦沙漠上馳騁的畫面。

各種型號都有,從“虎”式,到謝爾曼,再到T34,直到後面出現了M1A2、豹2、99A……

這是一種男人獨有的浪漫,讓人如癡如醉。

不過在一旁的狄塞爾更困惑了。

不過好在陳老板並沒有讓這位優秀的拖拉機發明家困惑太久。

他自己也很快從鋼鐵洪流的想象中緩過神來,目光重新停到了眼前的這輛拖拉機上。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陳劍秋知道自己剛才的狀態,是一種基於美好願望而產生的幻想,俗稱白日夢。

只不過別人白日門的主角一般都是美女,他的是軍火。

白日夢平時偶爾做一次,有益於身心健康;可做多了,那這個人的精神狀態或多或少就會出問題了。

作為一名實幹家,陳劍秋是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的。

“走,回議事廳,我們再開個會。”

一個小時以後,在羅斯威爾的議事廳裏,聚集了一幫協會中最頂尖的工程師和發明家,包括勃朗寧、福特、那位德國的大炮設計師,當然也包括拖拉機研發大師狄塞爾。

陳劍秋又開始了他的“我畫你猜”活動。

不過這一次的東西有點復雜。

陳劍秋沒有制圖學的基礎,自然也不可能把圖紙給他們手繪出來。

他只是畫了一個帶著旋轉炮塔和同軸機槍的坦克示意圖。

至於參數,就只能指望這些天才的設計師們自己去平衡了。

受限於內燃機功率的原因,這款坦克速度陳劍秋沒指望比馬車快多少,十來公裏每小時就差不多了。

初期的坦克,你還能指望什麽?氣勢足就行了。

有了迫擊炮的成功先例,科學家們幹勁十足。

錢是一方面。

他們贊嘆於老板的想象力十足。

陳劍秋一直在給這些人洗腦。

對甲方的高要求和怪想法頭疼不已,甚至畏懼的人,是庸才。

有哪位真正的天才能夠拒絕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呢?

更何況,這個想法還是付費的。

“能搞!”

幾個英語口音各不相同的工程師、設計師和發明家在圍著那張堪比抽象畫的示意圖研究、討論一會兒後,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陳劍秋哈哈大笑。

這一次,他沒有給具體的時間。

不過科學家們都知道,成果出的越快,自己的老板出手越闊綽。

陳劍秋把研究的事項交給了科研組們,自己則跑去林肯郡處理另一項重要的事情了。

他有一筆來自於非洲的單子。

自從陳劍秋舉家搬到紐約去了之後,他在林肯郡的房子基本就一直空著。

盡管紐約的冬天很寒冷,但新墨西哥州怎麽看也不像個適合度假的地方。

所以,這裏一般就只有陳劍秋偶爾會落落腳。

今天這裏突然變得繁忙了起來。

四五個穿著正裝的歐洲紳士,出現在了豪宅的門口。

“陳先生在裏面等你們。”門口的華人門衛對那群人說道。

四五個人裏似乎有一個是翻譯,把門衛的話嘰裏咕嚕翻譯成了不知是什麽語言,告訴了後面的幾個人。

領頭的那個大胡子點了點頭,邁步走進了屋子裏。

陳劍秋正在院子裏看報紙。

聽見門口的動靜,便站了起來,熱情地對著那個翻譯打起了招呼。

“嘿,施耐德先生,好久不見。”

翻譯名叫施耐德,德國人,和陳劍秋相熟,是克努伯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員,負責和陳劍秋公司進行業務對接。

此人在美國生活過很長時間,通曉英語和德語和荷蘭語。

“好久不見,陳先生。”翻譯走上前,笑嘻嘻地握住了陳劍秋的手。

“來坐吧。”陳劍秋指了指院子裏的桌椅。

新墨西哥州冬天的戶外並不冷。

一抹陽光打在桌子上,格外溫和。

一行人圍著桌子坐了下來。

“你在電報中說並不是很清楚,只提到了想和我們達成一筆軍火交易,怎麽?威廉二世對此也感興趣嗎?”

陳劍秋半開玩笑地問道。

施耐德的眼神猶疑了一下,還是選擇實話實說:

“國王陛下知道這件事情,不過這次采購的軍火,並不是給德國軍隊使用的,而是德瓦士蘭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