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巴拿馬運河

1901年,巴拿馬地峽。

一輛火車搖搖晃晃地在熱帶雨林中穿梭。

在車廂的包廂裏,一位身著白色襯衫的大胡子紳士不停地用硬紙板替自己扇著風。

他的衣領已經被汗水泡軟了,有些泛黃,胡子也是濕漉漉的。

他滿腹牢騷地抱怨:

“該死的,這才幾年,法國人收了鐵路之後就這麽糟蹋,要知道,當初這條鐵路在陳劍秋手上的時候沒這麽糟糕。”

他擡頭看了一眼因為氣候潮濕而被侵蝕得不成樣子的廂內裝潢。

“陳老板可真的會做生意。”

坐在對面的另一位紳士哼了一聲。

他也顧不得形象,襯衫的扣子解開了一大半,露出金黃色,毛茸茸的胸毛。

“他這條鐵路當年最多價值750萬美元,可最後硬是敲了法國人2500萬美元,真是一幫大冤種。”

大胡子嘿嘿一笑:

“誰讓法國人拼了老命也要挖這條運河呢?運送材料和人員,甚至外運土方全靠平行的這條鐵路,陳老板又不配合,這幫法國佬除了高價買下來,還有其他選擇嗎?”

“那幫法國佬的運河公司應該破產了吧?”金胸毛想了下,問道。

“是啊,要不然我們來幹什麽?不就是重新評估修建巴拿馬運河的可行性嗎?”

大胡子掏出了地圖,鋪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他的名字叫,威廉·沃克,是運河籌建委員會的會長;而那位金色胸毛的仁兄,名叫傑米·巴羅,是副會長。

照理說,這種事情並不需要他們倆親自出動。

不過新任總統羅斯福交待他們,此事事關重大。

在這裏挖了二十年的法國佬們終於撐不住了,運河公司陷入資金的匱乏和賄賂的醜聞,瀕臨破產。

總統想借著這個機會尋求一舉突破的可能性。

不過目前國會中的主流意見,是在尼加拉瓜修建一條運河,而不是巴拿馬。

沃克他們剛從尼加拉瓜來。

他們需要做出關於兩個方案比對的報告。

而這份報告,幾個月後被擺到了總統羅斯福的桌子上。

羅斯福坐在他那張寬大的椅子上,開始閱讀這份報告。

而在放在左手邊的,則是由國務卿約翰·海提交過來的,關於收購在巴黎拍賣的宣布破產的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的權利與所有股份的報告。

在快速看完報告之後,羅斯福整理了一下,和左手的那份報告放在了一起。

他按動了桌子上的電鈴。

辦公室的門被打開了,總統秘書科特柳走了進來。

“幫我叫一下漢納先生。”總統說道。

不一會兒,漢納便從國會山趕到了白宮,走進了總統的辦公室。

“我決定推行在巴拿馬興建運河的計劃。”羅斯福將那兩份報告遞到了漢納的面前。

漢納有些愕然。

他一邊接過報告,一邊說道:

“可眾議院已經在1月9日通過了在尼加拉瓜開鑿運河的計劃了啊?”

“巴拿馬地峽的戰略位置,遠要比尼加拉瓜重要的多。”

海軍出身的總統,深諳運河對於海軍的意義。

“可修建的難度先撇開不談,對於在尼加拉瓜挖運河的提案,眾議院可幾乎是通票通過的啊!現在是不是有點晚?”

漢納對此仍存有疑惑。

他雖然領軍參議院,可對於眾議院發生的事情依舊一清二楚。

幾日前,這個提案是以“308票支持,1票反對”的懸殊結果通過的。

議員們都沉浸在“美國終於能夠實現幾百年來的夢想,修建一條由美國人控制的洋際航道。”的興奮之中。

現在告訴他們要改方案,確實不是什麽好事情。

“這不是參議院和我這都還沒通過嘛。”羅斯福雙手十指交叉,放在自己的肚子上,說道,“再說了,又沒說不鑿運河了,換個地方而已。”

於是,幾天後的1月18日,星期六。

總統在白宮舉行了記者招待會。

他公布了地峽委員會對開鑿巴拿馬運河與尼加拉瓜運河的成本核算,用詳細的數字說明了巴拿馬是最理想的運河開鑿地。

“首先,如果選擇在巴拿馬開鑿運河,將比在尼加拉瓜開鑿運河節省20%的費用。”

“兩條航線裏程相比,巴拿馬航線只有50英裏,而尼加拉瓜航線卻是180英裏。”

“巴拿馬已經有一條鐵路橫貫整個地區,尼加拉瓜目前卻只有公路交通與大湖水運!”

……

總統先生的闡述內容詳實,邏輯清晰,有理有據,讓在場的記者們頗為震撼。

1月20日,星期一,關於巴拿馬是理想的運河開鑿地點的報道成為全國各大報刊的頭版頭條。

議員們還沒有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總統關於巴拿馬運河情況的補充報告就送到了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