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格雷特:研究方向選定,開幹!

所有的美食都是鄉愁。

可憐格雷特穿越過來幾十年,還是忘不了前世的口味。他本是長江中遊地區長大的孩子,日常雖然也吃面食,到底還是以米飯為主。

穿越到這方世界,日常吃的,都是小麥,小麥,小麥。且是以面包為主,想吃個面條也要自己動手,或者碰運氣找到意大利通心面。

至於想吃個包子什麽的,那更加不好意思,自己揉……

什麽?

米飯?

這個世界倒是有大米,據說是從極遙遠極遙遠,比獸人王國還要遙遠無數倍的東方傳來,一起傳過來的還有茶葉,絲綢等寥寥幾樣特產。

但是傳過來歸傳過來,肯特王國地勢偏北,光照不夠,熱量也不夠。雖然緯度可能和東三省差不多,但根本種不活水稻,更加不用指望種活茶樹。

魔法師們想打個牙祭,要麽進口,要麽,就只好拜托自然教團的牧師們施法催生。嗯,必須是,自然牧師們搞溫室還是有一套的,雖然他們多半用溫室來種草藥……

這玩意兒在肯特王國,就不可能當作主糧!

格雷特也明白這個道理。拿了人家的項目資金,固然可以夾點兒私貨,但也不好摸魚摸得太過。

開個小小的項目組,嘗試一下不難,甚至弄個溫室專門種水稻供自己吃,以他時下的財力,也能供整個法師塔敞開吃而有余。

但是,把自己的精力,重點放到培養水稻上,那還是不成的。

格雷特摸摸自己良心,也只好在小麥,燕麥,玉米這些主糧,以及紅薯,土豆等輔糧當中,選定了小麥作為攻關對象。

——最大限度地喂飽人的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要說研究方向,格雷特就更加茫然了。可憐他前世讀的大學,雖然是985綜合性大學,卻偏偏沒有農學院:

曾經還是有的,解放前曾經有過,後來院系拆分,劃給隔壁了。所以,格雷特哪怕聽講座,聽隔壁系同學聊天,上大課的時候聽同學吹牛,也聽不到一言半語。

要說怎麽讓小麥增產——他也就聽過一耳朵袁老的事跡,大概知道那麽幾個名詞:雜交,選育,育種。抗病蟲害,抗倒伏,抗鹽堿……

還有轉基因?

哦,還有改良灌溉,改良農具,改良種植方式什麽的……話說自然教團在這方面,到底已經做到什麽地步了……

格雷特只能耐下性子,一點一點翻資料。翻下來的結果是,農具改良,已經做得很不錯了,至少自然教團已經叠代到不能再叠代了——但是推廣是個問題;

水利灌溉,他們也摸索出了最合適的供水量。但是,各個莊園,各個貴族領地,水利設施的修建是否完善,是否能按要求供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水利工程是個大事兒!地主們自己不搞,貴族們自己不搞,不能都指望教團吧!

種植方式啥的,比如壟要起多高,壟距多少,種植密度,下種的深度,什麽時候施肥,施多少肥……

這些東西,自然教團也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以至於,在教團的核心地帶,完全按照他們方式種植的小麥,比外界平均畝產量,隨隨便便就能高20%以上。

但是,還是那個問題。推廣,推廣,又是推廣。

想要大範圍推廣,想要讓王國每一片種小麥的土地,每個在貴族、富商名下的莊園,每個自耕農,都按照最準確、最細致的方式種小麥……

格雷特用膝蓋想也知道,這個任務依靠自然教團,是不可能完成的。

舉個例子,整個哈特蘭城,自然牧師也就五六個、七八個,每村一個農技員都做不到。更不用說,這些自然牧師,還要覆蓋治療、研究、維護自然的任務……

“讓教團上層去和王室對接,讓王室自己想辦法。自己整合貴族,自己找法子推廣。是他們要增產的,讓他們自己拿出人來!”

格雷特想也不想,就刷刷地動筆。農技員什麽的,不管是從老農當中培養,從莊頭當中培養,還是從讀了一點書的貴族子弟當中培養,總得因地制宜找個法子出來。

弄一批人出來,送到自然教團受訓,然後擴散到全國。對了,最好再給自然教團一筆預算,讓他們多培養些牧師——

自然牧師越多,對整個王國的基礎力量,越有好處不是嗎?

搞定推廣的事情,格雷特再接著看育種。有一說一,自然教團在育種上面,也花了大力氣。

不管是選擇最飽滿的麥穗,年年留種;

還是每年下種之前,先用浮選法選一遍種子;

又或是使用各種法術,加強種子的強度……

自然教團把能想到的法子都想到了。最違規的是,自然教團搞選種育種,還有一個特別不講道理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