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回 赴太原兄弟重逢(第3/3頁)

眾人這般一想,也覺有理,這才漸漸緩過神來,不過對於武松斬將之後,赤身殺穿五千人軍陣的膽氣、本領,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曹操更是迫不及待和兄弟相見,當下收兵,撥出三萬人馬,叫盧俊義帶著滕家二將和鈕文忠,以及一幹偏將,由房學度相幫,先行安營下寨,看押所擒俘虜,自己領著剩余萬八人,趕去太原尋找武松。

卻說太原宋軍大勝一場,也擒了萬余俘虜,只因為自家兵力不多,也沒敢遠追,奪了田虎營中剩余的錢糧,便自回城。

韓存保正在督促安頓戰後諸事,忽聽得“青州節度使武植”領兵來援,不敢大意,連忙親自來接。

“哎呀,不料武節度竟然這般快便來了太原,忠義之心,果然可嘉!亦沒料到武節度方值而立,真正是英雄年少也。”

曹操笑吟吟如沐春風,老遠便下馬,一邊走一邊抱拳道:“晚輩久聞韓節度‘鐵鉤銀戟’大名,今日一見,果然盛名無虛!不瞞韓節度,武某此前聽聞晉賊發兵十萬來奪太原,著實替你捏了把冷汗,因此不顧人馬困乏趕來,只為替軍中前輩分憂。卻不料韓節度如此善戰,十萬賊兵,翻手大破,異日青史之上,節度大名當垂之千古也。”

韓存保年紀也的確不小了,他自家事自家知,畢竟是落過草招安的,當官當到一方節度使,已是極限,因此升官發財已不指望,所思所想,只剩“名”之一字。

他畢竟是宰相門庭的子弟,當初落草,大損韓家顏面,隨著年紀漸長,越發引以為憾,生怕哪天死去,地下還被父祖責罵不肖。

因此曹操所言“名垂千古”四字,真正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裏,當即笑得見牙不見眼:“啊呀呀,武節度過譽也、過譽也,不過是破了反賊主力,斬了田虎頭顱罷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就算有些微功,也都是諸將敢戰、三軍用命之故,吾豈敢據奇功為己有?”

曹操搖頭晃腦道:“不愧是名門子弟,如此視功名為糞土,韓節度這等胸襟,小弟著實望塵莫及。”

心中暗道:照房學度說法,吾弟挽狂瀾於極危,匹馬沖散大陣,姓韓的方撿了這場大勝,然而我旁敲側擊問來,韓存保卻是一字不提,這便說明他與吾弟要麽有所不合,要麽就是此人心底狹隘,想要陰吞吾弟功勞。

想到此處,暗暗惱怒,故意以言挑之曰:“韓節度方才說斬了田虎頭顱,不知是哪位猛將,幹下如此功勞?”

韓存保已被老曹幾句話捧得找不著北,聞言也未多想,嘆口氣道:“說來倒有趣,卻是個年方十二歲的幼女,為報她父母血仇,親手斬殺了田虎。”

曹操這般問,本是認定非武松再無別人的,不料得了這麽個答案,倒是大奇:“這卻是一樁異事了。”

有分教:兄弟重逢在太原,相知一笑勝千言。晉中戰事皆平定,海上風波逐浪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