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回 女真運起俊傑生(第3/3頁)

韓家父子心中觸動,比之曹操更甚,韓慶和本來以為蕭幹這等人,風範便已令人心折,然而今日見了完顏婁室才知,蕭幹與其相比,真如星光之於皓月也。

韓常年輕熱血,又好名利,比其父更為激動,當下跪倒:“小將韓常,願降大金!”

韓慶和本來還略有猶豫,見兒子已跪,低嘆一聲,跪倒叩首:“末將韓慶和,蒙大人不嫌我父子駑鈍,願意於麾下效力,九死不悔。”

那些怨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慢慢叩首下去:“我等願隨將軍降順大金!”

完顏婁室仰天大笑,扶起二人道:“你二人職位不在我下,何必跪倒?來人,速速派出快馬,去令各隊回來,所有怨軍將士不許殺死,告訴他們,兩位韓將軍已降,讓他們都來歸順大金。”

及傍晚時,那分兵追殺的金兵陸續歸隊,帶回了一千余名俘虜,完顏婁室盡數交給了韓家父子,渾然不顧韓家父子麾下四千余眾,比他本部兵馬更多。

休憩一夜,次日,完顏婁室召韓家父子、曹操等來到中軍,大聲道:“有兩位韓將軍加入,我等兵力,已有七千,本來我還想著要不要召集斡魯古、婆盧火等人,如今看來,卻是不必,怨軍少了韓家兩營,不過兩萬眾,我若召援,怕為他人恥笑,因此我決定,就以我等本部軍馬,攻略懿州!”

曹操奇道:“不是要對付怨軍麽?如何又攻懿州?”

完顏婁室伸出手指來,畫沙為圖,須臾成輿,笑道:“武兄弟,你且請看,這懿州乃是遼國上京之門戶,懿州在手,隨時便可攻略上京,遼人必不肯輕失,左近遼軍,不過兩支,一為怨軍,一為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的數千輕騎,我等虛攻懿州,待其援兵至,中途而擊之,他遠來疲敝,我以逸待勞,必能大勝,再以援兵俘虜、屍首耀武於城下,守軍膽寒,城乃可拔!”

他一頭說、許貫忠一頭翻譯,曹操聽完,沉思良久,嘆服道:“婁室兄,你從何處學得兵法?”

“兵法?”婁室先是一呆,隨即好笑道:“我隨阿骨打皇帝征戰半生,自然而然便會打仗,為何要學?我這個打法也不新鮮,當初下黃龍府,便是這般廝殺。”

天生將才也!曹操暗自感嘆,心情不由沉重。

看官聽說:原來兵法要旨,便在“運用隨心”四字,把古今兵法學得諳熟,對付不學兵法、只知蠻打之徒,自然無往不利,然而對方也學兵法,便看雙方運用,若是僵學硬套,便不免有紙上談兵之嫌,馬謖即是前例。

所謂兵法者,不過原理、範例、條則,若要真正運用,卻須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這便講究一個“靈”字,何為用兵如神?即是這一點靈光之故。

故此古今名將,專有一等不曾學過兵法的人,然而此等人往往具有天馬行空的思維,又有發掘事物本質道理的認知能力,於實戰中不斷總結歸納,進而形成自己對戰爭的理解,若是和兵法對照,處處無不暗合,但是這等人用起兵來,最是靈氣十足,也讓人最難提防。

曹操本人,深通兵法,用兵練達,然而自家事自家知,與真正天才相比,著實稍缺一絲靈氣,因此當看出完顏婁室的非凡天資時,自然暗存忌憚。

完顏婁室既然定策,韓家父子自然遵從,曹操亦無別話,當下大軍出發,不出七八日,便至懿州城下。

此城之東,大部已為金國所占,城中守軍不過千余,軍民本就惶惶不可終日,如今看見大隊金兵殺到,守將驚駭欲死,連忙派出信使,四下去求救兵。

完顏婁室把四門一圍,也不攻打,只派出無數哨探,去探怨軍、耶律大石所部輕騎的行蹤。

有分教:靈機難測誰能料?天命無常或可爭。遼宋勢微皇帝蠢,女真運起俊傑生。